-
从曾巩女性墓碑文看曾巩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及社会教化
-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女性 墓志铭 曾巩 士大夫 女性形象 话语模式 根本问题 宋代 女性生活 角色定位
-
描述:up>[1](P129),把正女、正家与正天下联系起来。不惟如此,汉儒《毛诗序》以《关睢》为"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2](P4
-
唐代宗法观念与传承制度(兼论李唐皇室氏族问题)
-
作者:陈戍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 宗法观念 皇室氏族 传承制度 周礼
-
描述:一,陈寅恪先生援引作反对李唐自称为西凉李■后裔的证据中“最强有力者”,我们认为恰好是李唐皇族为西凉后裔而必出于华族的强有力的证据之一。二,宗法制度见之于法律形式,若非自唐始,必定形于唐。三,李唐
-
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曾巩:南丰文钞
-
作者:郭预衡 祝鼎民注译 来源: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唐代 唐代 译文 译文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宋代 宋代 译文 译文
-
描述: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曾巩:南丰文钞
-
略论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
作者:英烈 文生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 历史地位 宋代散文 欧阳修 王安石 宋诗 宋词 唐代 发展道路 时代特点
-
描述:》记载,唐代有诗存世者“凡二千二百余人”,宋代
-
略论宋代哲理诗
-
作者:金舒年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诗 宋代诗人 庐山 宋诗 理趣 王安石 形象思维 新品种 唐诗 飞来峰
-
描述:唐诗有唐诗的气象,宋诗有宋诗的风貌。后者的特色在哲理诗这个新品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哲理诗,简而言之就是在诗的形象中包含了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某种引人思考的哲学意味。宋代哲理诗大致可分为
-
暑旱见真情 甘霖化好诗——两首思想境界崇高的宋诗
-
作者:杨光治 来源:天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境界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宋诗 作者 蓬莱 积雪 北宋 曾几 昆仑
-
描述:间! 作者王令,又名逢原,是北宋名政治家王安石年青时代的好朋友。他富有诗才,怀抱着治理国家、减轻人民疾苦的良好愿望。但廿八岁便死去。王安石曾写《思王逢原》来悼念他。诗中有句云:“妙质不
-
重论曾巩对宋诗的贡献
-
作者:刘妍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北宋诗歌 北宋诗歌 创作观 创作观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
描述:之情。说理透彻,情意绵长。 第七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阐释了曾诗对宋诗的贡献。曾巩的诗歌创作有利的配合了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以流畅、平正、朴素的艺术风格,以散文化的语言,朴实的议论,严谨的铺陈手法
-
吴炳本定武兰亭序
-
作者: 唐 欧阳询书 来源:吉林文史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行书 法书 中国 唐代
-
描述:吴炳本定武兰亭序
-
从陶杜的典范意义看宋诗的审美意识
-
作者:程杰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审美意识 杜诗 王安石 欧阳修 杜甫 黄庭坚 宋诗 苏轼 宋人
-
描述: 北宋后期的蔡宽夫是这样描述本朝诗坛状况的:“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
-
宋代的礦冶工业
-
作者:华山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矿冶业 手工业生产 王安石变法 唐代 政府 北宋末年 南宋 生产技术 北宋中叶
-
描述:唐初至北宋中叶由五处增至七十处;鉛矿自四处增至三十处;錫矿自二处增至十六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