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义工”白先勇走进《牡丹亭》原创地遂昌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雷蕾 见习记者 严晶晶)“遂昌山清水秀,与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江南风光完全契合,我也仿佛穿越400年与汤显祖相会了。”昨日,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总策划、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一行来到
-
曹春法:巧手剪出《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双手剪出巧画面。
在汤公纪念馆寻找创作灵感。
在汤公纪念馆记录牡丹亭故事。
通过网络学习借鉴其他姊妹艺术。
剪纸艺人曹春法
-
全球首套可视听邮票诞生 《昆曲·牡丹亭》特种邮票在遂昌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邓其锋 林庆雄 见习记者 潘俊)昨天,由中国邮政发行的全球首套多媒体可视听邮票诞生,《昆曲·牡丹亭》特种邮票在遂昌首发,一张方寸大小的邮票上,用妙笔点击就能欣赏到美妙的昆曲唱段及图像
-
昆曲《牡丹亭》移植婺剧 老团长整合婺剧版唱词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598年,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遂昌写下了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名剧《牡丹亭》——“丽藻凭巧肠而浚发,幽情逐彩笔以纷飞”,成就了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一部浪漫绮丽的世界文化瑰宝。
当不同剧种
-
缠绵四百年的生死至情 婺剧版《牡丹亭》圆梦原创圣地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9年10月20日晚,遂昌婺剧版《牡丹亭》首次正式向公众演出。
此刻,整个剧组的人都被紧张的氛围笼罩着,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包括包建国。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全球首套可视听邮票诞生 《昆曲·牡丹亭》特种邮票在遂昌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全球首套可视听邮票诞生 《昆曲·牡丹亭》特种邮票在遂昌
-
——婺剧版《牡丹亭》原创圣地演绎四百年的生死至情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婺剧版《牡丹亭》原创圣地演绎四百年的生死至情
-
汤显祖出国《牡丹亭》回家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雷蕾 崔璀)芳草吐新,姹紫嫣红。昨天上午,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拉开帷幕。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宣布开幕。
浙江树人大学校长、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昭典,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高舜礼,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程新元,英国国际中心学院首席执行
-
迟到400年的越洋文化“牵手”《牡丹亭》4月下旬亮相英国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崔璀 雷蕾)汤显祖的著名戏曲《牡丹亭》将在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故乡隆重上演——在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举办之际,浙江省文化厅、浙江昆曲团、遂昌县政府与英格兰国际中心学院
-
遂昌老农昆曲技艺引专家注目 “昆曲故乡”到牡丹亭原创地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王巷扉 林庆雄 潘俊 通讯员 余志远)“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近日,遂昌县石练镇淤溪村,16名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石坑口十番乐队”,即兴演绎了清丽悠扬、婉转缠绵的唱腔,惹得十多位来自“昆曲故乡”——苏州昆山市巴城镇的专家惊叹不已。
昆山市巴城镇是昆曲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