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戏曲理论与批评“趣”论发微
-
作者:吴新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与批评 古代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全集 王骥德 戏曲文学 创作主体 艺术风格 祁彪佳 戏曲创作
-
描述:明末清初戏曲家黄周星论述"制曲之诀"、"论曲之妙"云: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而已。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而尽之,曰"能感人"而已。感人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趣勃勃,生气凛凛之谓也。……制曲之诀,虽尽于
-
王为一:岭南电影艺术理论的开拓者
-
作者:廖曙辉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理论 中国电影 艺术思想 电影作品 现实主义 观众 电影艺术 影片 汤显祖 工作总结
-
描述:、雅俗共赏观王为一认为,雅俗共赏原是我国文学艺术最高的境界,中国几部
-
试论李觏诗歌理论的渊源
-
作者:乔素英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理论 诗歌理论 渊源 渊源
-
描述:李觏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同时他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也不可忽视。他的诗歌理论深受唐代的韩愈、皮日休、陆龟蒙,还有宋代范仲淹的影响。
-
论王安石“善恶由习”人性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内容
-
作者:欧阳辉纯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善恶由习 人性论
-
描述: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贡献举隅
-
作者:胡玲 唐巍 吴子建 刘广霞 牛淑平 白良川 陈卫华 夏晓红 胡吴斌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医学 针灸理论 著名医生 杨玄操 汪机 吴昆 吴亦鼎 郑梅涧 徐春甫
-
描述:介绍新安医学与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发展的贡献。通过对杨玄操、吴昆、汪机、吴亦鼎、郑梅涧、徐春甫等历代数位著名新安医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和特色进行梳理凝练,分析其对针灸理论的阐述和学术传承的贡献,以期挖掘
-
王铎的理论与晚明的文艺思潮
-
作者:张以国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铎 复古主义 书法发展 董其昌 复古派 袁宏道 反复古 运动 汤显祖 理性主义
-
描述:化。因此,进一步探讨王铎的理论与晚明文化复古运动的关系,不仅可以揭示王铎书法的渊源,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晚明别具一格的时代文化。
-
论汤显祖“唯情”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作者:韩勤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情”论 至情 “临川四梦” “汤沈之争”
-
描述:一步的深化。
-
关于临川文化创新与开发的几点思考
-
作者:郑祥云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于临川文化创新与开发的几点思考
-
昆曲《牡丹亭》:传承创新香飘全球
-
作者:浦奕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生死相许,是为“情至”。
重生往复,花神亦美。
光影之下的百戏之祖。
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帝恩赐,中国戏剧家汤显祖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都死于公元1616年,汤显祖留下的这部中国古典戏曲中表现男女爱情的经典作品——昆曲《牡丹亭》,几乎可以和西方
-
创新在一线力夺“黄鹤杯”
-
作者:王建承 来源:工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铁二十二局六公司的项目经理田玉江一到武汉就遇难题:武汉轻轨已全线开工,可他承担的第6标段却因技术原因和动迁滞后迟迟未动。
“抓紧时间培训先学后干!”田玉江开办职工夜校,聘请高人讲课;自己一边看资料,一边跑业主催拆迁。700多米长的施工段终于具备了开工条件,但标段途经的某小区仍未拆迁。
“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