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汤显祖“以情格
作者:刘小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中国古典戏剧史上,《西厢记》、《琵琶记》、《拜月亭记》、《长生殿》、《桃花扇》等戏曲名作,或点染儿女风情,或进行伦理说教,或演绎历史事件,总之大都不外乎反映世俗生活。只有《牡丹亭》几乎成为800 年间的一个例外,它的特点是富于哲学思辨色彩。
吳澄《道德真經註》研究 ──兼論學與老學的交涉
作者:劉怡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吳澄  道德真經註    老學  儒道會通 
描述:術趨向與精神內涵。首先,著手於人和宇宙萬物普遍、共同本質的探討,此即吳澄的「論」。人既源於天理,就其內在的本質而言必然相互貫通,然而何以人與天理會發生障隔?關於此一問題,必須找出人自身的限制與阻礙
“关爱生命、尊重人性”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飞机拒载: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下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爱生命、尊重人性”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飞机拒载:
周禮與身體活動之間的倫意涵
作者:林英亮  来源:大專體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禮與身體活動之間的倫意涵
深人无浅语 慧心无直笔——《游褒禅山记》“趣”指摭
作者:祁兵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通变  为学  鸟兽  直笔  无物  游学  深思 
描述: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