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反理学思潮与汤显祖的戏曲观
-
作者:王万祥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理学 反理学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观 戏曲观
-
描述:明代的官方哲学是理学,理学对思想界统治严密之时,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受到理学思想的直接或间接的渗透乃至规范.汤显祖身处反理学思潮兴盛的中晚明,以至情论为中心的汤氏戏曲观强调了人的情感和自然欲望,这与明代
-
“不言之教”应是领导干部追求的
-
作者:赵畅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言之教 领导干部 吴起 上生 意谓 行为 教育 老子 战国 教材
-
描述: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一次见一名士卒腿上生了毒疮,便亲自用嘴给他吸出脓血。知道此事的人无不称颂。吴起的无言之行,该是教育官兵的最为生动的教材。老子比较信奉不言之教,意谓靠行为、行动去实际
-
理学开宗鼻祖李觏和资溪文化旅游开发
-
作者:暂无 来源:致富时代·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溪 资溪 李觏 李觏 理学文化 理学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
描述:针对理学开宗鼻祖李觏故里资溪在在旅游发展上景点级别不高、客源市场覆盖面狭窄、旅游设施建设滞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建议李觏理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从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景区建设等方面精心
-
元代理学中“仁”的价值意义:吴澄境界论探析
-
作者:吴立群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 仁 境界 境界 吴澄 吴澄
-
描述:儒家把仁看作人生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在元代理学家吴澄那里,仁为本心之全德,具有绝对普遍意义,是儒家最高理想境界。吴澄通过以觉释仁,说明仁的境界即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无限的精神性联系之中。仁是人的心灵的安顿处。
-
通识教育应是全人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或者“大学观”,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的乃是全人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它与专业教育并行不悖。通识教育理应成为贯穿现代人一生的教育。
-
陆九渊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
作者:鲁军虎 来源: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心 心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博采众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以“本心”为基础的道德主体论,“发明本心”的教育方法论,“明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论。
-
有为无为之间-王雱庄学思想研究
-
作者:赵哲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雱 南华真经新传 有为无为 性命 理学 Wang Pang Action and Inaction nature and fate NeoConfucianism
-
描述:有为无为之间-王雱庄学思想研究
-
临川一中大力倡导艺术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临川讯 临川一中多年来坚持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改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丰硕的艺术教育成果。2003年,该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两年来,有50多名艺术特长生分别考入
-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
-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陆九渊(象山)通过天人合一的儒家公理完成了天道与人道相接的理论论证,借助于道理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和至高无上性完成了由自然之道理向社会之道理的过渡,并赋予人道已纯然至善的特性。因此,从本体
-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方法论研究
-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陆九渊(象山)从其心即理,万物皆备于我的理论命题出发,将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定义为立大本求放心,由此,象山将其教育方法论的根本原则规定为存养本心,反省内求。围绕着存养本心和反省内求的根本原则,他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