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物及人的《墨池记》
-
作者:黄蔼北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池记》 曾巩 地理位置 遗迹 内在联系 思想境界 中学 杂记 教授 贤人
-
描述: 《墨池记》是曾巩应抚州官学王盛教授之邀而写的一篇杂记,作于庆历八年即公元1048年。文章从传说中王羲之墨池遗迹入笔,寥寥数语,就将墨池的地理位置及来历,交代得清楚明白,饶有生趣。王盛题“晋王右军
-
试论晏殊词的空幻情结
-
作者:王丽洁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空幻情结 圆融观照
-
描述:由于受到佛教影响,空幻情结使晏殊词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以入世的热烈情怀,照破有情世间之空幻实相,时时谛观身心当下的每一丝悸动,将其化为俊拔、超越的审美艺术境界,是晏殊词独特风格之所在。
-
汤显祖与《花间集》及其词学思想
-
作者:罗莹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词学
-
描述:汤显祖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朱墨套印出版《玉茗堂评花间集》,尽管现在难见其全貌,但从现存的 只言片语中,我们仍能看到汤显祖对《花间集》的珍视以及主情、创新、尊词体的词学观点。
-
晏几道词学思想新探
-
作者:徐安琪 来源:词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感物 人生 功用 词学思想 晏殊 北宋 士大夫 情感 相思
-
描述:味其言也’的慨叹,对此,小山当有‘深情惟有君知’(临江仙)的感喟。小山为词一如其为人,自立规摹,卓荦不群,故而词韵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及生发不已的意蕴。晏几道对于词的创
-
汤显祖《邯郸梦记》校注
-
作者:吴秀华 来源: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邯郸梦记 邯郸梦记 注释 注释
-
描述:汤显祖《邯郸梦记》校注
-
伤心人各有怀抱——晏几道、秦观词风比较研究
-
作者:高峰 戴月舟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
描述:伤心人各有怀抱——晏几道、秦观词风比较研究
-
略论谢逸《溪堂词》意象营造的特色
-
作者:杨景龙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逸 《溪堂词》 意象 艺术风格 表现手法
-
描述:析谢逸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并顺便探讨婉约词艺术表现上的一些带有共同性的问题。
-
青春版《牡丹亭》:昆曲还魂记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昆曲还魂记
-
《周代史官文化》读后琐记
-
作者:赵锡元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史官文化》 历史 《周礼》 许兆昌 中国
-
描述:可数的经学家、史学家 ,在其一生长达 70多年的研究、著述与执教过程中独树一帜 ,受业弟子满天下 ,因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集体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 ,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以前撰写博士论文时 ,本文作者只是从史官制度角度考虑问题 ,涉及范围不广 ,这次出书 ,作了较大改动、扩充 ,从文化视野观察问题 ,增加了《学术篇》等专章。此书博采诸家之长 ,集资料内容之多 ,范围之广 ,可以说把从前研究者所论及的方方面面 ,都包容在内。作者思想灵活 ,判断准确 ,读书得间 ,能独抒己见 ,发前人之所未发。《周代史官文化》全书共五章 ,除第一章《源流篇》 ,从文字学角度推论“史”字构形与史官的起源 ,和第五章《余论》所占篇幅很小。其余二、三、四等章 ,着重探讨了周代史官的群体 ,职名职事 ,史官职责 ,史官设置系统 ,职能结...
-
前埃及驻华大使馆抢劫案侦破记
-
作者:肖舟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驻华大使馆 埃及 抢劫案 阴阳营派出所 张铭山 王忠
-
描述:递过来的电话记录。看了两遍,略一沉思,道:“这个案件对于新中国和埃及以及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都有重大影响,我们必须从政治上高度予以重视。你给南京粟裕打个电话,让公安机关立即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