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50)
期刊文章(1118)
学位论文(58)
会议论文(41)
图书(2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366)
地方文献 (73)
地方风物 (19)
红色文化 (16)
宗教集要 (10)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695)
2013(248)
2012(226)
2010(1042)
2008(372)
2002(24)
1994(23)
1987(19)
198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2)
商丘日报(19)
羊城晚报(10)
京江晚报(8)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4)
工人日报(2)
教学通讯(文科版)(1)
东阳日报(1)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汤显祖与茗四梦》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抚州讯 记者陈青峰报道: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汤显祖与茗四梦》出版,8月7日上午,汤显祖家乡抚州举行首发式,有关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首发式和研讨会,全国各有关高校、理论界专家发来贺信贺电
中山市金属材料公司总经理何中:在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物流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下,流通商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要研究用户的需求,因为他要对应更多的消费终端,流通商要研究和建立好自己的供应链,实现品种、规格、价格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户的要求也在随之变化,流通商要以变应变,满足各种终端消费用户的需求,流通商要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于评点中标显茗才情——汤显祖评点文学管窥
作者:徐国华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卓发之  评点 
描述:汤显祖一生以临川四梦闻名,但他还是一位评点文学名家。他的诗歌评点在评点的内容、形式与旨趣上别有特质,俱见茗才情与风骨。汤氏评点文学值得我们去探究。
茗堂四梦”最早的合刻本探索
作者:吴书荫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茗堂四梦  牡丹亭  刻本  戏曲研究  万历  戏曲作品  南柯记  探索  三十年 
描述:,对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近70篇。为了使全国各地的戏曲研究人员对这次会议的情况有所了解,本刊在本辑特此设置栏目,刊发会议论文7篇,以飨读者。
副校长陈奎生率队赴中南大调研学习评建工作经验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优秀”。   中南大副校长雷振扬热情接待了陈校长一行。   大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李主任坦诚介绍了
背向愿的谋政悲剧——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作者:黄禹康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失败者  原因  悲剧  励精图治  富国强兵  成功者  宋王朝 
描述:在中国历代变法图强的谋臣中,有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促进大统的改革成功者,也有背向愿、以牺牲平民百姓利益为代价的改革失败者。作为宋王朝的谋政重臣,王安石提出
谦谦雅士 终成大器 记著名作家陈
作者:吴宝三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央电视台  作家  报告文学  文学创作  代表大会  齐齐哈尔  陈先生  刘绍棠  长篇小说  创作历程 
描述:先生,何以不署真名?
汤学芳菲园 又见一枝春——评邹自振《汤显祖与茗四梦》
作者:欧阳江琳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邹自振  邹自振  《汤显祖与茗四梦》  《汤显祖与茗四梦》  评价  评价 
描述:其中,进行专题性的细微考察。在作者感性的体认和智性的审视下,汤显祖的戏剧和人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汤显祖与茗四梦》无疑为繁花锦簇的"汤学"园林,又增添了几许春色,是新世纪"汤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成顺是益区的骄傲
作者:黄志  来源:西部法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铜川市  政法委  书记  西部法制  先进分子  妻子  努力学习  米线  学校  成人 
描述:2月13日,陕西省铜川市委政法委书记张应龙赶到见义 勇为先进分子成顺家里,亲切看望了成顺的妻子和儿 子,并送给他们慰问金500元钱。$$ 上午10点,张书记一进成顺家的小院,就紧紧握住了
应麟学术研究
作者:暂无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Wang  Ying  lin  the  viewpoint  of  whether  to  accept  or  leave  office  SiMing  Confucian  classics 
描述:,使中华文化之内蕴,不随一时朝政而俱熸。 在学术渊源上,在四明学风的影响下,由于家学及师承的关系,应麟于朱学、吕学、陆学皆有渊源,并都能予以吸收。南宋乾、淳以后,朱学、吕学、陆学三家虽然同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