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08)
报纸(694)
学位论文(171)
图书(156)
会议论文(4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10)
地方文献 (45)
地方风物 (6)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442)
2011(506)
2010(492)
2009(449)
2008(380)
2006(324)
2004(219)
1993(113)
1937(6)
按来源分组
江西社会科学(41)
晋阳学刊(16)
成才之路(7)
博览群书(7)
中华儿女(4)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现代史学(1)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
王安石对“绿”的运用
作者:熊国秀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科学评价  文学作品  艺术性  特殊现象  举例说明  春风  感情色彩  直觉  原稿 
描述: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长期以来,人们凭借直觉就可以肯定
王安石论费用
作者:张远清  来源:会计之友(上旬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费用  理财  不足  宋代  宋朝  生产  开支  治世  皇帝 
描述:了,而是生产、收入少了。如果生产多了,钱财便源源而这样财力便不会存在问题。(?)视
王安石治水
作者:侯全亮  来源:水利天地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黄河治理  改革创新  泥沙淤积  北流  下游河道  宋神宗  疏浚  争论  河势 
描述:河,回归故道东流的问题,在朝廷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王安石力主导河东流。他认为,黄河决口是由于泥沙太多,淤积严重,若听任下游河道分作北流、东
王安石祖籍说
作者:乐细龙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池  王安石  临川  王氏  祖籍  祠堂  故宅  抚州  金峰  王益 
描述:山西太原,延至晋朝,王姓居于长江下游一带的甚多,五代间王简又迁至临川盐埠岭
王安石经济管理的改革
作者:刘枫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以义理财  变法改制  青苗法  农田水利  均输法  市易法  熙宁  商品经济  土地兼并 
描述: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胆改革精神。这就是他变法改制的哲学思想基础。(二)以义理财论。“以义理财”是王安石改革理论的支柱之一。王安石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富国强兵。他指出富国是强兵的基础,“财
略谈王安石的咏史诗
作者:李有明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王安石  《咏史》  班固  表现手法  君王  项羽  张良  人生失意  诸葛亮 
描述:前代的优
曾巩与王安石
作者:邱模楷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王安石  熙宁  曾布  神宗  王氏  先王  司马光  越州  熙丰新法 
描述: 曾巩早年在东京与王安石定交后,友情融洽,书信往还,文章具在。但自熙宁二年,王安石为神宗所重用,历行新法之后,这一对挚友便明显地疏远起来。“始合终暌”,原因何在?究竟是曾巩反对新法还是别有缘故?征诸
王安石教学改革思想试析
作者:谭佛佑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学改革思想  教学内容  变法改革  联系实际  全面改革  主体地位  试析  教育改革思想  教育活动 
描述: 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教学是教和学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的辩证的统一体。人才的培养,知识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教学。中国十一世纪时杰出的改革家王安石,为了实现其社会政治、经济
圈阅文件始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宋时期  公文  参知政事  文件  书写规范  急性子  契约  史书记载  文书 
描述:石”字。由于文牍多,他又是急性子,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因此,这个“石”字在写了一横一撇以后,下面的“口”字干脆画成了圆圈。据书记
试论王安石碑志文的成就
作者:潘友梅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碑志文  神道碑  墓志铭  经术  古文家  政治思想  文学成就  欧阳修  北宋王朝 
描述:就的重要资料。王安石的古文与“韩、柳、欧、苏、曾氏,卓然成七大家。”是北宋享有盛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又是蜚声中外的“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宋史本传》载:“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