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安石咏史词
-
作者:蒋克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词特色
-
描述:王安石咏史词多借古喻今,谴责北宋统治者,并追根探源,总结教训。而其他词人之作多单纯地咏史,或空叹兴亡,不触动现实。因而王安石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诗词分工论,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蕃篱,恢复了词的本来面目。
-
杜甫诗兼蔡琰风骨
-
作者:曾亚兰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笳十八拍》 蔡琰 杜甫诗 《悲愤诗》 王安石 变化发展 赵次公 七歌 安史之乱 沈德潜
-
描述:杜甫诗兼蔡琰风骨曾亚兰杜甫博览群书,作诗善学古人,兼取众长,兼学众体,其诗千汇万状,熟古熟杜者自知其味。杜集中有不少骚体气韵,有些名篇力作兼具蔡琰诗风骨,后世对此多有所识。杜甫师法蔡琰,前人朱熹、钟
-
历代名人诗赞汾阳王郭子仪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子仪 师尚父 王安石 赵秉文 爱新觉罗 大河南 唐德宗 甲天下 气销 代名
-
描述:天祚有唐,奕奕重光.宁无否运,盖世忠良.白日再中,秋慧失芒.目视横流,心竞色藏.力扶天柱,唯赖汾阳.雪戾将坛,气销帝乡.难师尚父,可通鹰扬.图形配享,无愧祠堂.
-
宋人咏山诗的哲理性思考
-
作者:黎烈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性 宋人 欧阳修 唐人 观察思考 王安石 柳宗元 庐山 宋诗 唐诗
-
描述:行,动人心弦。当然,唐人非
-
苏诗旧注补正(二)
-
作者:馬德富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宋代 皮日休 理解 杜甫 下句 解释 蓬莱 李善注
-
描述:字安
-
王安石山水的田园诗刍论
-
作者:曹治邦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艺术风格 诗歌 评价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写了大量描写江南山水美景和郊原农村风光的山水田园诗。这些作品大都以秀雅的诗笔。写出了大自然如画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诗中既有诗人闲适情趣的抒写,又有其内心苦闷与不平的透露,作者
-
寓物说理而不腐(谈朱熹的哲理诗)
-
作者:卢斯飞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哲理诗 道德修养 广西师范学院 王安石 哲学思考 《游褒禅山记》 有德者必有言 学术思想 现代主义
-
描述:寓物说理而不腐──谈朱熹的哲理诗卢斯飞(一)哲理性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它蕴含在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之中。这些创作通过形象体现出作者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启发人们对未知领域探索
-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散文的风格
-
作者:马茂军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文学观 散文风格
-
描述:本文从王安石的思想体系与文学观的关系入手,认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的文学观和散文风格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形成文学观的功利性、实用性、附庸性,散文的古奥深遂的艺术风貌和拗折劲健的特点。
-
论王安石的御夏方略
-
作者:王天顺 杜建录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 经略熙河 宋神宗 夏国 内政改革 契丹 王韶 西夏研究 《续资治通鉴长编》
-
描述:论王安石的御夏方略王天顺,杜建录(宁夏大学西夏研究所)王安石御夏方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内以制外";二是"和戎"(抚绥熙河蕃部)以断西夏之右臂。这种方略弥补了庆历年间御边名师范仲淹进筑横山
-
王安石教育思想浅论
-
作者:朱保书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培养人才 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科举制度 变法改革 人才教育培养 培养目标 庆历兴学
-
描述:王安石在许多文章中阐述了其教育思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人才教育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二)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兴教办学;(三)培养人才必须改革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