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孟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
描述: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王安石性命论思想研究(上)
-
作者:丁四新 来源:思想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在现当代中国,王安石(1021—1086)一直是学界热议和研讨的重点对象之一。当然,这与19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政治长期动荡不安和急剧变革的历史命运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在众多的研究著作中,荆公的性命
-
读王安石
-
作者:魏丕植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参知政事 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 宋仁宗 中国历史 近代变革 临川 社会经济
-
描述: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
-
北宋人唐诗观管窥:从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看李杜在北宋的接受
-
作者:郭根群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唐诗观 唐诗选本 李杜并尊 王安石 李杜并重 李白诗歌 序跋 优劣论 欧阳修
-
描述: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在莫衷一是中透露出时人对李杜乃至唐诗的认识及看法,并在扬弃中继承,从"李杜并重说"到"李杜优劣论",一方面,认同唐诗意正、境佳、句好的长处,赞美其清丽矫健的语言、善于用典等;另一方面,也看到唐诗的缺陷,如其浅俗、粗鄙、险怪、淫靡等需要摒弃。
-
戏弄道德
-
作者:李恩柱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泛化 王安石 宋代 宋朝 皇帝 士大夫 统治者 变法 现象 台谏
-
描述:宋朝的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绪比较炽热。这样说,不仅因为有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警句在,主要是士大夫群体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精神上比较自由,说话办事不必绕弯子,没有战战兢兢、恐惧怀危之感。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能够免除人的精神恐惧,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
-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读王安石赠医生陈景初诗三首
-
作者:徐春娟 陈荣 袁名华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陈景初 陈景初 王安石 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临川先生文集》 赠诗 赠诗 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
-
描述:北宋名医陈景初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并多才多艺,和当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交往密切。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赠陈景初诗三首,歌颂了陈医师德艺双馨的事迹,并以医寓政,希望有陈景初这样的人才
-
北宋的专业消防队
-
作者:刘绍义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消防队 北宋 宋仁宗时期 《周礼》 消防意识 《宋史》 消防员 大城市
-
描述:仁宗时期,连皇宫都烧了。宋仁宗不得不移驾延福宫。
-
北宋名相: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北宋名相:王安石
-
北宋犀利哥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陈甲取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但就这么一个光辉灿烂的风云人物,却是个地道的邋遢鬼,个人卫生一塌糊涂,长年累月不漱不洗头不洗脚不洗澡不换衣服,简直
-
永远的苏东坡
-
作者:刘桂玲 来源:新课程(中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中国文学史 苏轼 乌台诗案 文字狱 王安石 不计其数 人品 道德 司马光
-
描述:得他被一贬再贬。但让人们敬佩的地方也在于此,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走到哪里就为人民服务到哪里。苏东坡当年为官杭州,见西湖年久失修,淤积严重,草漫湖面,于是上奏朝廷,多方筹措治湖经费,并亲自规划设计,带领着军民疏浚西湖,将清理出的污泥变废为宝,修成大堤,百姓感念苏公,称之为“苏堤”。这是文人的骄傲,至今存在的苏堤春晓,就是让文人扬眉吐气的见证。苏轼,以自己的行动全新地诠释着为官为人之道,如范仲淹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一顿丰盛的晚餐过后,东坡在欣然扪腹而行。他问家中女人他那便便大腹中何所有?一女说:“一肚子的墨水。”一女说:“一肚子的漂亮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