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宋代台阁体的繁衍看文学体派的形成机制
-
作者:祝尚书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阁体 西昆派 杨亿 晏殊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
描述:又不断地变异创新,从而保持了文学继承的多样性和持续性,是宋代文学体派林立的形成机制,也是推动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强大动力,总体来说是积极的,应当给予肯定。
-
论爱国主义者王安石--兼论历史上儒法之间卖国与爱国两条路线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现象 王安石变法 爱国主义者 马克思 司马光 两条路线斗争 历史经验 法家 重要课题 儒法
-
描述:与爱国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批判林彪一类骗子叛党叛国的反革命罪行,是当前深入批林批孔的一个重要课题。
-
略论有关《涑水记闻》的几个问题
-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司马迁 宋哲宗 绍兴 钞本 神宗 范祖禹 王安石 北宋
-
描述:十四卷大书的人,总都可以体会到,他确实也是把司马迁所标举的宗旨贯穿在全书当中了的。
-
感受 联想 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
作者:袁行霈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艺术鉴赏 联想 诗歌鉴赏 诗歌形象 文艺鉴赏 王安石 诗歌创作 艺术创作 文学艺术
-
描述:的。它们不仅为诗歌创作总结了可贵的艺术
-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并非熙宁四年奏上
-
作者:冀洁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贡举 熙宁 科举制度 科举改革 王安石 史料记载 墓志铭 人之道 奏议 苏轼
-
描述:馆议之。公议上,上悟曰:‘吾固疑此,得苏轼议,意释然矣。’”宋人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即承袭此说。《东坡奏议集》卷一
-
北宋的循资原则及其普遍作用
-
作者:邓小南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吏部 官僚制度 铨选制度 北宋时期 王安石 亲民 资治通鉴 转运使 州县官
-
描述:循资,即依资递迁、按资排辈,这种升迁原则在我国封建官僚制度史上曾长期发生作用。唐代中叶,体现这一原则的条格——《循资格》正式颁行;北宋时期,循资原则极大地膨胀起来,成为铨选制度中窒息人材的重要原因。
-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邓广铭教授的宋史研究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广铭 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 《岳飞传》 宋史研究 辛稼轩 中国史学 朱仙镇 陈寅恪 王安石
-
描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邓广铭教授的宋史研究邓广铭教授于1907年出生在山东临邑,1923年至1927年就读于山东第一师范学校,当时的一些同窗如臧克家、李广田等后来都走上了文学之路,而他却最终选择了历史科学作为其毕生的事业。1931年,他考入辅仁大学...
-
举轻若重的力作──读赵齐平著《宋诗臆说》
-
作者:张鸣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昆体 “晚唐体” 宋初诗坛 臆说 王安石 审美风格 宋诗研究 似是而非的论点 《西昆酬唱集》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描述:举轻若重的力作──读赵齐平著《宋诗臆说》张鸣北大中文系已故赵齐平教授生前身罹绝症期间,直面死神,用生命铸成了《宋诗臆说》这本书,直到临终方才辍笔。书名虽称“臆说”,乃是自谦之词,从全书新颖的学术思路和广博严谨厚重的风格看,实际上是深思熟虑之作。著者在...
-
一部开创性的学术专著──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
-
作者:王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学术专著 中国修辞学史 王安石 欧阳修 柳宗元 韩愈 教授 “唐宋八大家”
-
描述:一部开创性的学术专著──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王捷千百年来,赞誉之声不绝如缕的唐宋八大家古文,素被人们奉为文章圭臬。如今竟有人对它们的某些修辞现象提出异议,此人就是享誉国际学术界的修辞学家郑子瑜教授。郑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