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学流派的演变及其异同
-
作者:钱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静 罗汝芳 归寂 王阳明 黄宗羲 百姓日用 圣人之道 道家 明清之际 本体
-
描述: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在“工夫”一系中,“主静派”以聂豹为代表创归寂之说。“主敬派”以邹守益等为代表,主张“以敬事为纲领”而“戒惧慎独”,以程朱的“主敬”救正阳明后学之偏,对顾宪成,高攀龙、刘崇周、黄宗羲都有影响。“主事派”以钱德洪、欧阳德等为代表,倾向于王阳明晚年的“事上磨炼”说,且以工夫取代本体,为后来的经世之学奠定基础。五派之中,唯“主事派”与“主敬派”尚能跟上时代步伐。以上的各种现实主义倾向到清初渐渐汇合成一大思潮,形成了中国思想启蒙的第一个高潮。
-
王骥德的《曲律》
-
作者:洪欣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汤显祖 曲律 牡丹亭 作家作品论 审美特征 吴江派 戏曲史 传奇作品 古典戏曲
-
描述:汤之争作了理论的总结,而且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古典戏曲的发凡、审美特征及声韵格律,论述了作家作品。《曲律》继承、发展了古代曲论的成果,把戏曲
-
绵竹王干青烈士墓
-
作者:雷晓光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绵竹 烈士墓 王烈 土高 碑阴 楷书 县城 墓志铭 呈圆形 张秀熟
-
描述:王干青烈士墓座落在绵竹县城关南郊的精忠观旁。烈士墓坐西向东,封土高2.5米,墓呈圆形,墓径6.2米,墓有碑,碑高1.80米,宽0.93米,厚0.12米。碑阳为绵竹县教育界人士邓清澜先生所写楷书“王
-
略论王巩及其杂著
-
作者:阎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杂著 司马光 史料价值 王安石变法 参考价值 统治阶级 聊城地区 宋人笔记 上乘之作
-
描述:略论王巩及其杂著
-
甲骨文的发现者应是王懿荣
-
作者:刘重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甲骨文的发现者应是王懿荣
-
王谟及其文献辑佚活动评述
-
作者:褚赣生 来源:文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辑佚 地理 江西 文献资料 汉唐 地方文献 文献活动 古文献 成就 六十年代
-
描述:王谟,是清代一位颇有成就的文献辑佚学家。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却很少为世人所知。直到六十年代初,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王谟所编《汉唐地理书钞》,《文汇报》发表了胡道静先生的读该书的后记之后,王谟
-
王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先导作用
-
作者:魏常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导作用 王阳明 日本阳明学 主观唯心主义 本体论 陆九渊 日本思想 朱子学 思想先导 横井小楠
-
描述:王阳明哲学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在我国近代也有类似明治维新的情况。王学之所以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某种积极作用,是因为它本身包含着某些自尊无畏、思想解放、鼓舞志气、注重实行实功等合理的因素。由此
-
王衡和他的杂剧-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
-
作者:徐朔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昆山腔 杂剧 宜黄腔 太仓县 江苏省 南戏 南曲 魏良辅 海盐腔
-
描述:的相异之处看来可说形同水火,差异极大;但它们都是南曲,很多曲牌彼此相同,只是各有自己
-
日本印刷学会推举王益为该会名誉会员
-
作者:暂无 来源:印刷技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日本印刷学会推举王益为该会名誉会员
-
从沈、汤之争看王骥德的艺术观
-
作者:王秋贵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汤显祖 艺术观 曲律 戏曲界 本色 兼济天下 戏曲创作 知识分子 当行
-
描述:,于是便把精力投入到戏曲这个“卑道”、“小技”上来,“藉以消吾壮心”。(王骥德《曲律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