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50)
报纸(429)
图书(70)
学位论文(37)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46)
地方文献 (347)
地方风物 (36)
宗教集要 (22)
红色文化 (20)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4)
按年份分组
2014(220)
2013(77)
2011(150)
2009(118)
2007(81)
2006(44)
1997(31)
1996(31)
1984(21)
1938(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9)
戏曲研究(9)
江西教育(7)
羊城晚报(6)
文化遗产(3)
半月戏剧(2)
大众日报(1)
文学自由谈(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安徽新戏(1)
《紫钗》中霍小的性格悲剧浅析
作者:李淑岩 王金峰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霍小  《紫钗》霍小  李益  李益  性格悲剧  性格悲剧 
描述:《紫钗》,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演绎了霍小与李益的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主人公霍小的爱情悲剧是其性格悲剧的表现.本文试就霍小的悲剧性格浅陈拙见。
浅析《霍小传》与《紫钗》的不同:以叙事结构为主
作者:詹进涛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设置  人物设置  情节设置  情节设置  脚色制  脚色制 
描述:》与传奇小说《霍小传》的不同.
探究《紫钗》与《霍小传》的文本差异
作者:潘多  来源:卷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传》  《紫钗  文本差异 
描述:《霍小传》和《紫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两者取材于同一个故事,但是呈现出来的文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主要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结局的设置,分析两个文本间的差异,并简单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
以“性格组合论”观《紫钗》之霍小
作者:鲍开恺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  霍小  性格组合论  性格组合论  《紫钗  《紫钗  《霍小传》  《霍小传》  传奇  传奇 
描述:单纯而不丰富 ,是“扁形人物”而非“圆形人物” ,甚至抹去了唐传奇中人物性格的闪光点。这不能不说是汤显祖创作初期的不成熟之笔
谈《紫钗》对《霍小传》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李永泉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  紫钗  霍小  霍小  主题转变  主题转变  尊情  尊情  义侠  义侠 
描述:传》中李益的性格主要是先软弱后薄情,而《紫钗》中的李益性格主要是忠贞,但还带有三分软弱。黄衫客是汤显祖期盼中的“社会的良知”,但这种期盼是不可能实现的。
十年磨一剑:从《霍小传》到《紫钗
作者:李建东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霍小  霍小  牡丹亭  牡丹亭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传奇剧本  传奇剧本  小说  小说  戏剧家  戏剧家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改创  改创  太尉  太尉 
描述:汤显祖将蒋防小说《霍小传》改编成传奇剧本《紫箫》之后,又经历十年的磨砺,将其改创为《紫钗》。他在剧中精心塑造了"卢太尉"这样一个反面角色,强化了社会批判力量;同时将人物形象安排得更为合理,突
重构的女性神话:论《吴吴山三妇评牡丹亭还魂》的女性意识
作者:周娅 赖力行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女性神话  至情  至情  生命  生命  性灵  性灵  文心  文心 
描述:《吴吴山三妇评牡丹亭还魂》是众多《牡丹亭》评点中突出的一部。其特点在于,作为批评主体的三妇,在历史语境中的女性本体立场观照下,以生命践行至情、凭"性灵"咏叹至情、秉"文心"体悟至情,重构了一个
从《吴吴山三妇评牡丹亭还魂》看明清《牡丹亭》女性读者群
作者:金霞 姚珺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女性读者  传播 
描述:特点。
危急关头……:湖北省阳新县王英乡计生办主任刘
作者:刘勇 尹博文 向能来  来源:中国人口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新县  计划生育 
描述:危急关头……:湖北省阳新县王英乡计生办主任刘
知识女性的理性精神:也说《吴吴山三妇评牡丹亭还魂
作者:姚品文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精神  牡丹亭  知识女性  吴吴山三妇  杜丽娘  汤显祖  明清之际  评点本  西厢记  理论研究 
描述:汤显祖研究中不少学人注意到了明清时期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强烈反响,并进行了研究和积极评价,其中突出了《吴吴山三妇评本牡丹亭还魂》(以下简称三妇评本)。这是汤学领域新的开拓。《汤显祖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