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痛片与去痛片不同
-
作者:王英琦 来源:农村经济与技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止痛片 复方阿斯匹林 去痛 解热镇痛 风湿性关节炎 抗风湿 索密痛 关节痛 牙痛 王英琦
-
描述:止痛片,又称“复方阿斯匹林”“APC”,以解热为主,一般用于伤风、感冒、头痛、牙痛及高热等症状。去痛片又称“镇痛片”、“索密痛”,有解热镇痛抗风湿的作用,以镇痛为主,一般用于高热、头痛、关节痛、牙
-
中国传奇片缺少些什么?
-
作者:李约拿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色彩 现实生活 文学传统 魏晋南北朝 短篇小说 汤显祖 笔记小说 临川四梦 聊斋志异 民间传说
-
描述:、《长恨歌传》、《李娃传》、《绿珠传》;到了宋元,又出现了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后由《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
-
“东坡书院”苏东坡极限片
-
作者:胡杰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古代书院 邮票 明信片 极限 中国画 唐宋时期 陆九渊 白描手法 共同设计
-
描述:《古代书院(二)》邮票由书画家、南开大学教授范曾和画家邹玉利共同设计,邮票中的人物图案均为范曾所作。范曾以擅长的中国画白描手法描绘出唐宋时期韩愈、胡瑗、陆九渊、朱熹、苏东坡等文人大家的生动神态,与四大书院的古朴建筑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书院的人文气息彰显无遗。
-
学雷锋不是演大片应是纪实片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学雷锋不是演大片应是纪实片
-
《渔矶漫钞》艺术谈片
-
作者:脩龙恩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笔记小说 《拾遗记》 喜剧色彩 突出特征 封建社会 《牡丹亭》 白描 汤显祖 手法 太监
-
描述:近几年来,我养成了一种习惯,茶余饭后,总爱翻翻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象《笑林》、《拾遗记》、《封氏见闻记》、《道山清话》、《湘山野录》、《四朝见闻录》、《渔矶漫钞》等,我都读过.
-
晋语五台片入声调的演变
-
作者:沈明 来源:方言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语五台片 入声调 入声儿化连调 入声舒化
-
描述:单字调舒入调型对应关系一致,归调值相同或相近的舒声调;不一致的则是把入声儿化连调及舒化同阳平当作规则,按类归阳平。
-
(海角片羽)《牡丹亭》、郵票和崑劇
-
作者:賀越明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郵票和崑劇
澳門郵政局上月杪發行了一組“牡丹亭”郵票。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是繼《紅樓夢》、《西遊記》等古典文學名著之後,第七次“文學與人物”系列郵品面世。以《牡丹亭》為題材的郵票,內地郵政部門早已發行過數次了,但在澳門尙屬首發,而且從圖案設計看,哪一方面都不遜色。創作《牡丹亭》的湯顯祖
-
林黛玉听戏及其他--《审美与意志之思考》读后谈片
-
作者:周述成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审美心理定势 审美心理活动 审美活动 意志活动 审美经验 心理功能 审美心理结构 《牡丹亭》 审美对象
-
描述:文对林黛玉听戏的论
-
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片
-
作者:卜键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同一时代、同一社会背景下的
-
冈片太郎恩仇记——发生在黄鹤楼下的故事
-
作者:傅荻 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冈片太郎恩仇记——发生在黄鹤楼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