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4)
报纸(63)
图书(8)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1)
地方文献 (190)
红色文化 (14)
宗教集要 (5)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47)
2013(32)
2011(27)
2010(42)
2009(26)
2008(27)
2007(22)
2005(24)
2004(20)
1985(6)
按来源分组
中华戏曲(6)
金山(3)
艺海(2)
今日南国(2)
抚州师专学报(2)
视野(1)
新青年(1)
读者(原创版)(1)
北方文学:下半月(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明代爱情剧研究:以“花园意象”为视角
作者:赵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  花园意象  《玉簪记》  《牡丹亭》  《西园记》 
描述: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绪论,简要概述爱情剧中花园意象的研究情况,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花园意象与爱情剧之关系。对花园、花园意象以及爱情剧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分析花园意象
《牡丹亭》的爱情模式及对后世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
作者:胡叶妮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模式  爱情模式  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影响  影响 
描述:明清文人传奇的代表作《牡丹亭》的爱情模式符合传统的大团圆模式,但其中的人鬼交替、生死还魂还是对明清文人传奇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尤其是在主题“至情”思想的延续上都对
论《牡丹亭》集唐诗对传奇剧剧情的推动
作者:任冬青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集句诗  传奇  剧情 
描述:论抒情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写真》集唐诗是刻画人物的传神之笔。上场诗主要用来介绍人物,剧中诗往往能表现人物内心。我们可以把集唐诗的作用总结为概括和预示作用。才子佳人传奇集唐诗,较成功的有《玉合记
续写“南方丝绸之路”新传奇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推介会在京举行。本报记者 雷桐苏 摄 本报北京专电(记者 谭晶纯) 昨日下午,由商务部和云南省政府主办,外交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支持的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京举行推
解读《牡丹亭》中女性主体的觉醒意识
作者:胡广  来源:长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觉醒意识  女主人公  爱情  女性形象  梦境  大家闺秀  性格  人性解放 
描述:价。《牡丹亭》虽然以文词典丽著称,但是文中杜丽娘
质本洁来还洁去:浅说林黛玉其人
作者:冯力文  来源:湖南教育(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红楼梦  绛珠仙草  贾宝玉  贾府  爱情  薛宝钗  封建社会  叛逆性格  牡丹亭 
描述:便先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然后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作者是这样描写宝玉眼中、心中的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
爱之初体验
作者:江岸  来源:小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贾宝玉  心理体验  人生体验  感情  知音  精神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 
描述:在感情上、精神上,贾宝玉的知音、知己唯有林黛玉;但唯独在分享性的隐秘时,却不可能是黛玉
侯庆 用绘画唱出青春的恋曲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时尚北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  中国元素  绘画  艺术家  创作  老师  古今  昆曲  琵琶 
描述:年纪爱情的感触都是相通的, 在此,跟随侯庆老师的《牡丹亭》,穿越古今,共赏青春的恋曲。
一枝梅花香千年
作者:谢汝平  来源:林业与生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政治家  墙角  爱情  积雪  章法  累积  含糊  历史 
描述:累积于心中,只是那番为国为民的情怀,就像这从不掩饰的花香,穿破陈腐的历史,历久弥香.
论中国古典爱情戏曲中花园的艺术功能:以《墙头马上》、《西厢
作者:包琳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爱情  花园  艺术功能 
描述:爱情戏中的艺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