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名句中的易混
作者:何传跃 蔡静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李白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白居易  刘禹锡  柳永  王安石  六国  梦游 
描述:1.岸、暗、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2.弊、蔽、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还”指“回朝”,还是“还乡”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还”  上海教育出版社  还乡  古诗赏析  社会科学院  王安石  六年制  人教版 
描述:里。”[第一段]
创新应是语文教永恒的主题
作者:石萍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课堂  创新提问 
描述:新世纪需要新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语文课堂教学要创新,课堂提问要创新,使创新成为我们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明代戏曲剧名中“红、黄”等颜色刍议
作者:唐雪莹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中国古代戏曲  《娇红记》  《红蕖记》  《红梨记》  《紫钗记》  戏曲剧名 
描述:明代戏曲剧名中“红、黄”等颜色刍议
郑玄《周礼注》“读如”类沟通际关系术语分析
作者:李玉平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沟通际关系  读如  读若  谓若 
描述:《周礼注》中62条“读如”类术语最主要的功能是充当沟通际关系术语,再是拟音兼释义、拟音及释义。在作为沟通际关系术语的“读如”中又以沟通通假字和本字的居多。而“读若”和“谓若”的功能分别为沟通
社•宗派•性格―艾南英子龙之战再检讨
作者:冯小禄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派  性格  论战  好辩  literary  society  literary  sect  personality  argumentativeness 
描述:社•宗派•性格―艾南英子龙之战再检讨
松山麓的炼金术士
作者:笛子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炼金术士  诗歌  铜陵  文化底蕴  汤显祖  语词  王安石  人类文明  山麓  爱情诗 
描述:城市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而铜陵的松山,理应与敬亭山比肩的诗山,而今又有多少人晓得呢?事实上,沧海桑田,这座承载了李白、苏东坡、王安石、梅尧臣、葛洪、汤显祖等由唐至清摩肩接踵而至的骚人墨客的松山
不读书斋杂谈之
作者:邓星盈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一声  白居易  王安石  白诗  陆游  小船  庾信  使君  南京市  杜诗 
描述:不读书斋杂谈之
漫话大雅
作者:陈伯勋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正  江西诗派  诗歌革新  黄庭坚  欧阳修  王安石  宋哲宗  杜甫  诗风  苏轼 
描述:“《其事。《大雅记》说,杜甫以来“四百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土,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者。”接着他还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虽然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
论宋代短命天才诗人王
作者:贝金铸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才诗人  宋代  《暑旱苦热》  理想抱负  王安石  墓志铭  广陵  仕进 
描述:论宋代短命天才诗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