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田李下说“避嫌”
-
作者:田荣 来源:江淮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娱乐场所 王安石 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亲属 书评 文物鉴定 公安部门 苏辙 专家
-
描述: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单士元先生是个文物痴,但却从不收藏文物。他对人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定下了一条清规戒律,如果你是考古专家,又收藏文物,那就说不清楚了。”为了“避嫌”,他也从来不为别人鉴定文物
-
趣说“花”
-
作者:吴建南 来源:小学生导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歇后语 诗歌 成语 谚语 古代诗人 绕口令 王安石 花果山 口吃病 矫正器
-
描述:波波:春天来了,百花争艳!“花”是人人喜爱的。古代诗人有许多吟诵“花”的诗歌,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含“花”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诗词吧!萍萍:好!成语有“花枝招
-
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辨析
-
作者:刘正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气 道统 心 格物致知
-
描述:学方法不同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结果。
-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徐朔方 遂昌 万历 写作时间 戊戌 大学教授 临川 知县
-
描述:对《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学界有几种说法,不尽一致。今择其主要几家之说,略作介绍。$$浙江大学教授徐朔方作《汤显祖年谱》,依据明末刻朱墨印本《牡丹亭》,汤显祖自题的《牡丹亭·题词》署“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认为《牡丹亭》完成于1598年秋,汤显祖遂昌弃官回临川后。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
-
理无情有说汤翁
-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与理
-
描述:时表示了戏曲创作超越时空的巨大力量与极大自由。
-
博客文化不应是法律边缘的博弈―探讨网络博客的立法问题
-
作者:张磊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客文化 博弈 立法
-
描述:博客文化不应是法律边缘的博弈―探讨网络博客的立法问题
-
中国法律变迁的传统及文化动因:从当代收容遣送制度立废启论
-
作者:陈晓枫 来源:法律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容遣送工作 法律变迁 流浪乞讨人员 制度变迁 思维方式 孙志刚 文化动因 王安石变法 问题研究 文化研究
-
描述:的现象,在中国立法史上似为仅有。而以此案为契机,中国的户籍登
-
析吴曾祺之“养气说”
-
作者:兰培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气之流变 养气之道
-
描述:本文以吴曾祺“养气说”为题,析出其所言之“气”乃弥纶各家之说,是由体力、心力、情绪等构成的精神血气以及作家的气质、个性;其所提出的“配义于道”和“取资于学”的“养气之道”,对于为文创作,具有切实可行
-
试比较汤显祖的唯情说与王安忆的为情所困
-
作者:周引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忆 汤显祖 人性解放 晚明时期 思想解放 标新立异 唯情说
-
描述:试比较汤显祖的唯情说与王安忆的为情所困
-
阳明心学与汤显相“至情”说
-
作者:黄万机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阳明心学 生生之仁 至情说
-
描述:的影响。[著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