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649)
报纸
(508)
图书
(81)
学位论文
(80)
会议论文
(3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33)
地方文献
(108)
文化溯源
(14)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07
(167)
2006
(162)
2004
(98)
1996
(68)
1993
(42)
1987
(58)
1985
(40)
1984
(44)
1983
(41)
1982
(52)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
(79)
戏剧艺术
(57)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9)
人民日报
(19)
江汉论坛
(6)
中州学刊
(6)
岭南文史
(2)
人文杂志
(2)
当代学生
(1)
上海远东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刘大年
周秦汉唐
国际学术研讨会
汤显祖
《诗经》
创作道路
关汉卿
二梦
牡丹亭
南柯记
社科院
相权
《江西诗征》
湖北大学
吴越国
周代
吴康斋
亚文化
戏曲研究
戏剧
《汤显祖与玉茗四梦》
展演
厦门大学
周年
创作地点
戏曲
中学
内容梗概
张居正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汤显祖学术讨论会综述】搜索到相关结果
68
条
一部不该淡忘的古典正剧:论
汤显祖
《紫钗记》
作者:
朱捷
来源:
中华戏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李益
张居正
牡丹亭
戏曲小说
太尉
审美创造
明代
艺术创作
描述:
汤显祖
早期,约在明代万历五年(1577)至万历七年(1579)之间,曾和友人谢九紫等合作,把唐人蒋防的小说《霍小玉传》改编为传奇剧本《紫箫记》;而过了十年之久,约在明代万历十五年(1587
论
汤显祖
的自然人格
作者:
孙爱玲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格
有情人
真情人
至情人
描述:
本文从文学家
汤显祖
“有情人”人格内涵“真情”、“至情”的研究中,剖析其自然人格,作为求真的表现,“有情人”是文学家对人自然属性的认定与张扬,是对传统人格片面发展的纠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使人成为人
论
汤显祖
戏剧对时间的处理
作者:
齐欣荣
来源:
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论
汤显祖
戏剧对时间的处理
汤显祖
全集两题
作者:
徐朔方
来源:
书目季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汤显祖
全集两题
汤显祖
戏曲的腔调和他的时代
作者:
徐朔方
来源: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汤显祖
戏曲的腔调和他的时代
论《紫钗记》的思想意蕴
作者:
李秋新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评价
戏剧
汤显祖
描述:
在明代著名戏剧家
汤显祖
的戏剧创伤中《紫钗记》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剧作取材于康传奇《霍小玉传》,又有较大的改动,其理想的追求与批判现实的精神鲜明、突出。它与明代中叶文学 主流相呼应,具有一定的创伤
论
汤显祖
《牡丹亭》:古典名著讲座之四(未完待续)
作者:
孔瑾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
中国
中国
描述:
论
汤显祖
《牡丹亭》:古典名著讲座之四(未完待续)
杜丽娘心态探析
作者:
汤春华
来源: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人物形象塑造
心理描写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
汤显祖
《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由于作品反映了她至深至切地追求自由爱情的行动,更是由于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青年女子的苦闷的内心世界。杜丽娘为情而生、为情而死
性别与戏曲批评:试论明清妇女之剧评特色
作者:
华玮
来源: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妇女
中国戏曲批评
汤显祖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描述:
其中以
汤显祖
的《牡丹亭》着墨最多,成就和贡献也最大。例如清康熙甲戌(1694年)刻成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三妇评本》),在中国戏曲评点史上就有着特殊的地位。 本文主要从批评的角度
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
作者:
孙书磊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
生理欲望
《牡丹亭》
主题
汤显祖
爱情
性欲
描述:
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孙书磊一《牡丹亭》是
汤显祖
的代表作品,主人公杜丽娘慕色而亡、死而复生的“至情”,无疑给人以最激动的感受,关于俞二娘、商小伶、冯小青等传说的记载,就足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