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1)
报纸(74)
图书(54)
会议论文(25)
学位论文(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71)
地方风物 (118)
地方文献 (35)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26)
宗教集要 (18)
红色文化 (1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53)
2011(60)
2010(50)
2009(47)
2007(47)
2004(28)
2003(22)
1996(25)
1991(16)
1984(11)
按来源分组
江西社会科学(13)
江西教育(4)
百科知识(4)
文史天地(3)
文物出版社(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
文史月刊(学术)(1)
今日新疆(1)
实用中医药杂志(1)
当代江西(1)
“天府之国”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考
作者:朱明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蜀地  古代  《周礼》  《史记》  苏秦  战国策  关中 
描述: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到了汉初,这种说法更为流行。如《史记》卷五五载张良语曰:“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卷九九载刘敬语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最早提出蜀地是天府之国者乃汉末之诸葛亮。《三国志·蜀志》卷五载诸葛亮语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里的“益州”,主要是指蜀地。其后人们便逐渐称蜀地为天府之国了。如《晋书》卷八三载袁乔语曰:“蜀土富实,号称天府。”《南齐书》卷一五载:“益州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同时,人们仍称关中为天府之国。如《晋书》卷三七载淳于定语曰:“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并...
不肯为词: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文写作  《续资治通鉴》  杂谈  趣闻  古代  中华书局  王安石  宰相 
描述:及除官,知制诰王安石疑辙右宰相,专攻人主,比之谷永,不肯为词,韩琦笑曰:彼策谓宰相不足用,欲得娄师德、郝处俊而用之,尚以谷永疑之乎!改命沈遘,乃为之词。——《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1449页。
从王勃的“广告词”说开去:小议“外江(江西)人”在两宋的崛
作者:朱向前  来源:百花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黄庭坚  散文集  山歌  两宋  幕阜山  沉静  王安石  王勃  外江 
描述:当今传媒时代,人人事事都讲究打个广告什么的。君不见,连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几乎都变成了全国各地的旅游广告大比拼。但说实话,虽然它们见缝插针,争分夺秒,字字千金,却没几句能入耳入心的,声光电画——再配上动漫也是白搭。比起古
再论江西广昌古代天文学家揭暄《写天新语》:兼及其祖、其里、
作者:姚澄清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揭暄  天文学  天文学  写天新语  写天新语  月面图  月面图  史学  史学 
描述:先河。揭暄在明亡清兴之际,集千古智,决千古疑,论前人之未发,可谓时势造英雄,国难出栋梁。
古代“耍大牌”
作者:傍晚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隆基  饮酒  陌生人  主位  客气  李白  皇帝  王安石  院子  百姓 
描述:李隆基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有一次出门打猎,马受惊了,带着他跑入一户百姓家中。几个年轻书生正坐在院子里饮酒聊天,见进来一个陌生人,便客气地起身作揖,请他一起饮酒。李隆基也没客气,大大咧咧地坐到主位上。
二十五史音乐志 1
作者:刘蓝辑  来源:云南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史料  中国  古代 
描述:二十五史音乐志 1
古代女子阅读《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农村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照。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经典一览 □李小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 四百年前,汤显祖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所写下的这句题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为炽
古代人名的辈分表示
作者:王东峰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人名  家族观念  代表人物  文学流派  复古思潮  前后七子  文学家  王安石 
描述:复古思潮的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这一传统,在现代仍被一些国人继承。如周恩来总理的兄弟,分别叫恩溥、恩寿、恩硕等。
王安石与我国古代的民族学校教育
作者:张树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北宋神宗即位后,认为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遂起用王安石(1021—1086)变法。变法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在关于改革科举考试,整顿学校教育的事宜中,把发展民族学校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北宋以前的历代王朝,还没有一个王朝设
《周礼》:我国古代行政法之雏形
作者:翟树毅 韩洋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行政法  “官联制度”  集礼于政 
描述:《周礼》对研究我国古代行政法萌芽有着莫大的参考意义,它的建邦之六典的行政法体系构建、官联的权力分化的行政法律规制和集礼于政的行政法思想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我国古代行政法雏形。探讨《周礼》作为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