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牡丹亭》看明代丧葬习俗
-
作者:纪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牡丹亭 牡丹亭 明代 明代 随葬品 随葬品 宋代 宋代 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 柳梦梅 柳梦梅 民俗 民俗 民间 民间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精品。它敷演了一个假托发生在宋代的爱情故事,但从剧中很多民俗场面的描写来看,其风俗描写更多地体现了明代民俗的一些特点,这可以从《牡丹亭》中大量的丧葬习俗描写得到证明。
-
西方管乐艺术论稿
-
作者:陈建华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管乐 器乐史 研究 西方国家
-
描述:本书作者对西方管乐发展的历史作了纵向的梳理,同时对乐器的形成变迁也分别进行了论述。
-
胡应麟的两则《水浒传》研究资料补证
-
作者:陈丽媛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水浒传》 研究 资料
-
描述: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侧重于文言小说方面,但其对通俗白话小说亦给予相当的重视与研究,尤其对于《水浒传》的研究,在其著作中有两条关于《水浒传》的研究资料,一向不为人所重视,本文对这两条资料进行了
-
校本课程应是启迪灵性的“鸡汤”
-
作者:兰玉婷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级课程 校本课程 研究
-
描述:创新,为发展办学特色提供了广阔空间。
-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全南“车马灯”民俗活动探析
-
作者:邹建林 何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车马灯 传说 音乐形态 功能
-
描述:"车马灯"——当地又称"花鼓"。是流行于江西赣南地区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的一种民俗活动形式。它以表演性的陈述方式、传唱性的旋律特点、功能性的传承手段使自身显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形态。
-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
黄松峪乡民俗户技能培训创新菜品
-
作者:暂无 来源:劳动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午报讯 (记者 马 超) 近日,黄松峪乡雕窝村永亮农家院内机器轰鸣,民俗接待户利用烹饪培训中学习的知识,研制出一道开苞豆腐款待宾朋。
雕窝村是远近闻名的民俗接待村,全村90%的村民都通过民俗
-
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
-
作者:钱茂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1223 1223 1296 1296 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 王应麟 王应麟 1223 1223 1296 1296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研究 研究
-
描述:王应麟的史学思想。
-
《牡丹亭》助词研究
-
作者:赵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牡丹亭》 助词
-
描述:”的用例。与“了1”的用例相比,“了2”的使用数量明显减少,在句法格式上出现了“动宾+了”、“动补+了”、“形+了”等九种形式,同时出现了与其他助词“得”、“着”等连用的情况。“来”的用例相对较少,使
-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特点之比较研究
-
作者:杨深林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 基础文类 基础文类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
描述: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进的,所以政府作用至关重要。对比日本的政治现代化历程,可知晚清政府作用没有达到历史的高度。多维透析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历程,对于我们今天仍在进行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