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云:人的哲学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描述: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长生殿》主题的深层蕴和现实意义
作者:王季思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深层意蕴  现实意义  兴亡之感  杨玉环  洪升  双重主题说  《牡丹亭》  《桃花扇》  主题思想 
描述: 从《长生殿》的主题思想看,我同意双重主题说,不同意主题分裂论。 这双重主题一是家国兴亡之感,一是儿女离合之情。至于谁是主,谁是次?谁是借,谁是寓?见仁见智,可以争论。比之《桃花扇》,明显可以看出《长》剧是“借兴亡之感写儿女之情”,跟《桃》剧的“借儿女之情写兴亡
“新郎官”古今不同□刘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江淮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众所周知,如今的“新郎官”是指刚刚结婚的男子,与“新娘”相对称,合起来称为“新人”。但在古代,“新郎官”却是指新科进士,类似于现在刚刚录取的“公务员”。 要说这些,还要从古代的“郎”字说起。我们知道,“郎”在古代,是指年青的男子或者是对男子的敬称。 ”李白家喻户晓的 《长干行》中就有:“郎骑竹
趣论对明代戏曲理论的影响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汤显祖  明代戏曲  绘画理论  主题思想  王维  芭蕉  现实世界  艺术形态  象外之象 
描述:“任何艺术形态均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生、发展和成熟的。因而亦就必然受其所孕生的文化精神的影响。”“”、“趣”原是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源远而流长。明代戏曲理论家对它们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和借鉴,一是
湯显祖的文学思想——、趣、神、色
作者:黄天驥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思想  文学作品  作家  杜丽娘  复古主义  形象  思想性  生活  公安派  形式主义 
描述:一 湯显祖能够写出一系列优秀的剧作,絕不是偶然的事。这除了他能同情人民疾苦、不滿封建乱敎,以及具有高明的艺术技巧之外,还和他的文学思想有关。本文准备专就他的文学見解,作初步的探索。
汤显祖的文学思想-、趣、神、色
作者:黄天骥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的文学思想-、趣、神、色
写意与抽象:杨志坚油画释读
作者:殷双喜  来源:中国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语言  杨志坚  杨志坚  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初  抽象  抽象  写意  写意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人文观念  人文观念 
描述: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杨志坚就开始了对油画语言纯粹性的探索和提炼。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冷宇》(1994)和《老爹》(1997).以深蓝为主调,用笔细腻平润,造型精准严谨.画面的人文景象仿佛是由历史空间中的记忆碎片连缀拼贴而成,有一种冷静广袤的超现实感。
语淡深 痴心情苦
作者:王慧刚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阮郎  归赏论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后期著名词人,与其父晏殊并称为“二晏”。其词风格深婉,工于言情;笔调感伤,凄婉动人。本文选取他的一首《阮郎归》来加以赏读,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晏几道书写伤感之词与其家庭出身、社会经历是分不开的,其词的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感伤凄苦,婉曲低回,语淡情深。
势和厚 正气凛然—舒同书法简析
作者:此夫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势和厚 正气凛然—舒同书法简析
台湾人物系列 辛云:我在台湾讲《论语》
作者:何流  来源:中国报道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台湾  白先勇  人与人  牡丹亭  经典解读  钱穆  母亲  中国文化  人生 
描述:现在很多人都把《论语》等中国经典解读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技巧,从中看到的也都是解决人生困难的技术。所有的理解都只停留在现实实用的人生里,有时还免不了过度通俗,括弧免不了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