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三变外传
作者:靳飞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变  晏殊  妓女  范仲淹  皇帝  包拯  高消费  社会治安  通俗歌曲  开封 
描述:在著名歌妓楚楚的策划下,宋朝的许多臣相纷纷向皇帝举荐通俗歌词大师、几次考进士落第的三变。然而,由于几个玩不起妓女的穷官向皇帝密奏三变高消费,致使三变的当官梦破灭了。于是,三变离开楚楚,改名
应是“三变”
作者:全展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三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文学概论  二阶段  灵感  出版社  宋词  作者  柳永 
描述:(即奉旨填词三变),而并非欧阳修。原词《凤栖梧》(即《蝶恋花》)是这样的:
诗的争执
作者:王本泉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贺知章  唐宋八大家  初唐诗  曾巩  水墨画  陶行知  树高  日月  碧玉  细叶 
描述:赞柳枝,却极力描绘柳絮的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全然一
浪寻莺
作者:朱曦  来源:浙江林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杭州西湖  柳宗元  宋代诗人  黄鹂  梅尧臣  金黄色  鸣声  枕部  黄鹤  张岱 
描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写出了听到黄鹂鸣叫时万物滋生的春天景色。宋代梅尧臣所写《黄莺》诗:最好音色最好听,似调歌音更叮咛;高枝抛过低枝
历代名人与古
作者:刘汉琴  来源:国土绿化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人  历代  《诗经》  《周礼》 
描述:历代名人与古
(外二首)
作者:林典铇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命  黄鹤  柳树  石板桥  最低限度  木船  枝丫  嫁妆  转机  流水 
描述:~~
不在梅边在边:浅析《牡丹亭》中的梅、意象
作者:雷灵丹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意象  意象 
描述: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艺术范畴,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其中以梅、意象较为突出.本文在对文本中梅、意象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论述这两者与剧中人物塑造的关系
伯与《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德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两年前,我在遂昌汤显祖纪念馆参观,正端详悬挂于正厅的汤显祖画像,乍见题款处有“德清俞伯赵雪斋书”,顿生一种恍如隔世又偶然重逢的欢喜。像出自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江都陈作霖所临,当是俞老旧藏
“孤傲”俞
作者:梅子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湖州  孤傲  现代诗人  燕京大学  北京昆曲  上海大学  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  牡丹亭 
描述: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
常人 平常心 平常事 ――
作者:刘文竹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十年前,在清晨登相山锻炼的人群中,流传着一位义务修路人―― ― 陈平生的故事。2001年12月7日《淮北日报?北方周末》第5版,对陈平生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位义务修路人如今在干什么?他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种种好奇,记者对老人进行了专访。 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