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意、趣、神、色的统一——读科莱特的三篇小说
作者:罗国祥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主题思想  艺术魅力  小说  人生意义  戏剧家  西方文学作品  丈夫  心理气质  贵族 
描述:读者。为此,我们从偌大的法兰西文苑中选采了科莱特培植的几朵小花儿。
先锋的后裔,孤独的行者:评李浩和他的小说
作者:邵燕君  来源:文学界(专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期刊  写作  碎玻璃  孤独  作品  后裔  纯文学  点评  作家 
描述:关注李浩是因为他的《碎玻璃》。那一年(2004年)我们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刚刚成立,开始对十几种主流文学期刊发表的小说进行全方位的追踪点评,发现文学期刊这个很多人已转身离去的领地果然满目荒芜
破坏与重建:“男主”穿越小说的永恒主题
作者:胡峡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青少年读者  重建  西游记  破坏  历史进程  社会秩序  王安石变法  男主人公  发展进程 
描述:2004年第一部穿越小说《梦回大清》开始在晋江原创网连载,该书作者金子当时仅24岁。由于该书想象力丰富,情感描写细腻,很快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自此穿越小说点击量节节攀升,如穿越小说《新宋
刘绍棠抗日小说《狼烟》试解
作者:辛中正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菖蒲  小说  试解  国民党  日军  颐和园  学校  抗战时期  学生 
描述:《狼烟》是刘绍棠的一本以学校、学生参加抗战为题材的小说小说以他所熟悉的廊坊萍水县城里各种各样的人面对日军到来之前的心态形成的阵营为正反角色,就像刘绍棠所熟知的颐和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样,给读者
“灯塔”与“阶梯”的二元叙事实验:李浩小说精神价值论
作者:马季 桫椤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主义者  中国当代文学  现实主义  作品  理想与现实  小说  先锋写作  伤痕文学  时代背景  高于生活 
描述:各种西方思潮与技巧的形式开始所谓
大顽童的工地游乐园
作者:黄鹤飞  娟娟    来源:文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顽童的工地游乐园》  中国  当代  杂文  黄鹤飞 
描述:会察觉这个工地实在太蹊跷了。[第一段]
望加锡海峡裂谷系在拉张和斜向倒转过程中基底断层的影响:从模
作者:A Gartrell 尹娟   陈钦保    来源: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望加锡海峡  裂谷系  倒转  重力塌陷  张性断裂 
描述:转引发了一个这样的总体发展进程:先开始是形成一个宽阔的褶皱,接着是与裂谷断层活化相关的小规模倒转背斜的发育,到形成逆断层,最终形成与走向垂直的扭断层。因为各组成断层的方向(向缩短方向倾斜)和它们与下面基底断层的连通,裂谷断层的活化和扭断层的发育在转换带就显得尤为突出。沉积岩内部外加一个滑脱层(它代表出现在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望加锡三角洲沉积附近的一厚层超压页岩),使得重力塌陷和张性断裂发生在构造隆起上。垂直走向的基底断层再次成为倒转构造的场所,在后一种情况中它们位于滑脱层的上面和下面,从而可能已经影响了该地区的石油分布。[著者文摘]
·常·非常:汪《牡丹亭》双关翻译拾零
作者:李瑞凌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  《牡丹亭》  双关翻译  双关翻译 
描述:意义,弥补双关语翻译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而带来的翻译失真与缺损,取得了与原文大体相同的审美效果。
评汪《牡丹亭》
作者:孙法理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汪榕培  文学翻译  英语翻译  文化内涵 
描述:评汪《牡丹亭》
汤显祖剧作改
作者:石凌鹤改译  来源: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奇剧  剧本  中国  明代 
描述:汤显祖剧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