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夷的公案
-
作者:金性尧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八十年代 王安石 欲说还休 钱伯城 孟子 文王 武王 札记 激发
-
描述:这篇小文,八十年代以来就想写的,却一直是左顾右盼,欲说还休。最近读了《中华文史论丛》第52期钱伯城兄《读韩札记》中的论韩愈的《伯夷颂》一文,又激发了我的宿愿。钱文中说:此文由于受到颂非其人,韩愈这篇
-
俞平伯的昆曲情结
-
作者:杨振华 来源:江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俞平伯 昆曲艺术 叶圣陶 牡丹亭 北京昆曲 知识分子 拍曲 唱曲 曲谱 清华园
-
描述:,我常
-
析伯夷、叔齐——读韩愈的《伯夷颂》和王安石的《伯夷论》
-
作者:郑析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周武王 商王朝 奴隶主 劳动人民 王安石 功德 公元 韩愈 周王朝
-
描述:夷、叔齐的吹捧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只不过是始于孔老二的历代反动儒
-
父子同场竞技□时报记者管吴澄摄影记者胡峻玮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7岁的张毅飞和父亲同场竞技
■活动
时报讯 昨日,由浙江省足球协会主办,协和体育俱乐部和我要去足球网承办的“足球汇”杯2011浙江省首届足球文化节,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足球场进行。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来自杭州、绍兴、温州、台州等地区共12支成人草根足球队和12支青少年足球队(分小学组和初
-
语峻体健 语反意宽──论杜甫诗歌中的倒装手法
-
作者:刘焕阳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秋兴八首》 修辞手法 语义构成 《杜诗详注》 王安石 《九家集注杜诗》 诗歌创作 诗家语 月是故乡明
-
描述:语峻体健 语反意宽──论杜甫诗歌中的倒装手法刘焕阳诗歌中的倒装,是指在诗句的语义组合中,通过对语词或诗句的颠倒运用,故意打破其意义在逻辑上的普遍顺序,以违反常规的组合程式为特征。倒装分为本句倒装和跨
-
峻雄厚宕之《始平公造像记》——兼论对当前碑派创作的思考
-
作者:李进学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造像 创作 魏碑 康有为 书法艺术 思考 碑学 李瑞清 龙门二十品 笔法
-
描述:有几十载的习魏经历和对魏碑的深刻感悟,他对《始平公造像》如何认识,他对当前魏碑创作有何看法,他对魏碑创作有何思考……相信您看完本文后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
读《〈宋定伯捉鬼〉两题》
-
作者:李延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具体意义 人物形象 同音同形词 《牡丹亭》 典型环境 社会环境 抽象意义 本质论 同一律 搜神记
-
描述:读《〈宋定伯捉鬼〉两题》贵州/李延明如何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读了贵刊今年第一期上宋桂奇同志的文章,觉得很有必要把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一是希望引起老师们重视,二是
-
笛王许伯遒与梅兰芳
-
作者:许国杭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昆曲 舞台演出 三十年代 五十年代 唱腔 四十年 俞派唱法 吹奏 南柯记
-
描述:先叔许伯遒先生自幼受家庭薰陶(先叔爷友皋公能唱昆旦,喜吹笛),又天赋禀厚,十岁时已能按谱奏曲,颇有昆味。他先从名笛师方萼亭学笛,十四岁那年,在上海一次昆曲清唱中,吹奏[千
-
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
-
作者:陈徒手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俞平伯 《红楼梦》 《牡丹亭》 大批判 研究员 《人民日报》 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郑振铎 月色 毛泽东
-
描述: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
-
赞俞平伯《牡丹亭赞》
-
作者:万云骏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俞平伯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抗日战争 诗词曲 中西戏剧 生活年代 古代文学 阶级性
-
描述:把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汤显祖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中西戏剧并立的高峰,而《牡丹亭》则是汤剧的代表。从时间上说,汤的生活年代为1550——1616年,而莎士比亚为1564——1616年,时间上差不多。然而汤氏生于中国(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