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炳《习武序》的发现与价值
-
作者:赵伟 来源:教育前沿(理论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清代 武术 武术 梅花拳 梅花拳 价值 价值
-
描述:许多地方失去该书原貌。道光23年(公元1843年)杨炳《习武序》重抄本的发现对研究清代武术活动和中国武术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和学术价值。
-
戴自海贺信/杨炳麟贺信
-
作者:暂无 来源:物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戴自海贺信/杨炳麟贺信
-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
作者:陈彩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理想
-
描述: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分别塑造了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两对爱情叛逆者的形象。本文主要针他们的爱情理想略作比较分析。
-
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赏析《牡丹亭》的《惊梦》
-
作者:郑晓云 金闻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伤春 伤春 哀怨 哀怨 觉醒 觉醒
-
描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封建时代的青年叛逆者,她大胆地追求爱情,追求个性解放,并与封建礼教作了殊死决斗,她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其中《惊梦》这出戏表现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这是她走上叛逆道路的关键。
-
试论陈寅恪先生的《牡丹亭》之杜丽娘“至情”说
-
作者:姜伯勤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寅恪 杜丽娘 至情 《吴宓日记》 新资料 汤显祖 古典
-
描述:1998年,多卷本《吴宓日记》发表。吴宓先生1919年3月日记,披露了陈寅恪先生提出的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之至情说。陈寅恪先生诗学中,强调古典为旧籍出处,今典为当时事实。《吴宓日记》之新资料,使寅
-
杨震 陈奎生同志任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12月27日下午,省委组织部企事业干部处处长陈邦强、副处长张玉兰一行专程来我校,在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上宣布了副校长任命名单。 陈邦强处长宣读了省组干[2006]639号文件《关于杨震等同志
-
因涉杨贤才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被免职
-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因涉杨贤才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被免职
因涉杨贤才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被免职
昨日,全国人大表决免去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据悉,黄松有涉其潮汕
-
清代武探花杨炳对梅花拳的贡献论略
-
作者:何其霞 来源:搏击(武术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豫北地区 豫北地区 梅花拳 梅花拳 拳派 拳派 传人 传人
-
描述:豫北是梅花拳流传的一个重要区域,我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梅花拳大师就是康熙年间的武探花来自豫北地区一位农民拳师杨炳和农民起义领袖冯克善,梅花拳最早是因震惊朝野的清嘉庆时期源起于豫北滑县的天理教起义
-
“杨炳南、郑世华书法摄影展”在京展出
-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书法家 摄影展 摄影展 杨炳 杨炳 工艺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学院 摄影作品 摄影作品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山水风光 山水风光 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
-
描述:世华出生在湘西武陵,其作品主要反映了武陵的山水风光,湘西的民俗风情。
-
性别视角下的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模式研究
-
作者:景楠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 《牡丹亭》 杜丽娘 生死之恋
-
描述:——“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事实上,关于《牡丹亭》与杜丽娘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相对而言,对“生死之恋”模式的研究较少。另外,从整体上把握“生死之恋”的表现形态,并探讨其生成及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