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中宝形象分析
作者:魏会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以理节情  以理节情  典型意义  典型意义 
描述:《牡丹亭》中的宝形象一直以来都被当作丽娘的对立面来研究,其实汤显祖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赋予了他更多的使命。本文拟从他的社会身份和家庭身份两方面去分析作者在心学思想广泛传播的背景下塑造这一形象
《牡丹亭》中丽娘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樊小青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丽娘  丽娘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中体现了作者的"至情"思想,体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叛逆与抗争,体现了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理想人生的向往。
怪蜀黍汤显祖vs青春美少女丽娘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所以对于丽娘,尤其“惊梦”一场,总觉怪异。足不出户的乖乖女,淹通书史,家教苛严,没读过小黄书没看过小电影
浅析丽娘与汤显祖的“至情”观
作者:石磊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至情  人性  追求 
描述:因而这一形象也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牡丹亭》中的宝形象分析
作者:张园园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丽娘  丽娘     
描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明清戏剧最高成就之一,其中最让汤显祖得意的莫过于《牡丹亭》.汤显祖通过描写丽娘爱情婚姻的追求,表达了他的“至情”理想,又通过丽娘之父宝传达了他的政治社会理想.本文试图从
吴澄李比较观述评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李白  杜甫  比较  述评 
描述:应当并尊,李诗歌都法度谨严。当然,吴澄也客观指出,李虽为名家大家,并非篇篇可人意。此外,吴澄还将李与其他朝代的作家进行多维比较。吴澄在李比较接受史上是由宋人的一边倒过渡到明清的理性思辨的一个
李佳忆的
作者:李佳忆  来源:新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迦南  角色转换  烟丝  跨越  锦屏  上弦  思考  部分  无能为力 
描述:李佳忆的
王安石的元日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 /1张) ◎李国文 每逢农历岁末年初,冬去春来,旧时的中国文人总是要写上几首应景的,已成惯例。说得好听些,是风雅,说得刻薄些,是毛病。因为只要写了,必定拿出来,名曰献
元人序概说
作者:韩格平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人前序  元人序文  虞集序文 
描述:元人序,包括元人撰写的前序和以散文形式撰写的介绍相关诗歌创作背景及其内容主旨的序文。本文在调查若干元人别集及《全元文》的基础上,择要介绍了元人前序与序文的基本内容,并以虞集序文为例予以
妙趣横生的古人“退休
作者:张小雷  来源:文苑(经典选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休金制度  退休制度  致仕  俸禄  朝廷  退休年龄  官员  周礼  东汉  明代 
描述:制度;明代,退休年龄提前到60岁,由于退休后,地位和权力都失去了,所以不少官员尽量拖延退休时间,成为官场上的一大弊端。有人写诗讥讽道: 绿水红莲客, 青衫白发精。 过厅无一事, 咳嗽两三声。 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