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以物寓理:论的咏物诗
作者:欧婷婷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诗歌  咏物  咏物  以物寓理  以物寓理 
描述:品的过人之处和写作特点.
哲学思想中的范畴体系分析
作者:赖井洋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阴阳  阴阳  吉凶  吉凶 
描述:在其思想中使用和提出了一些范畴,并把这些范畴纳入到哲学领域,力求从变化、发展和运动的角度、从对立和统一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唯物辩证的分析,使之具有了哲学上的意义。
视域下的图书之学
作者:崔伟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图  河图  洛书  洛书  八卦  八卦  图书之学  图书之学 
描述:宇宙万物之情状,从而画出了八卦;河图演示的是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方位,洛书昭示的则是天地阴阳之气的会合,而会合之后有象有形,象、形不可分割。他的这一图书之学识见,对后世图书之学起到了重要的引发作用。
文化看台 北宋名儒研究有新突破 《集》(新版)和《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资溪讯近日,两本研究文集不约而期出版。一本是由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王国轩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初印,此次修订重印出版的《集》;一本是由资溪县政协主席方树成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古代儒者的“反佛”与“亲佛”纠结:以为例
作者:陈坚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佛  反佛  亲佛  亲佛  儒佛关系  儒佛关系 
描述:为既融合又斗争的微妙关系。通过对宋儒的"反佛"与"亲佛"纠结的个案分析,不仅可以展现古代儒者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内在冲突,同时也可以此来观察作为古代儒者"精神妻妾"的儒佛二教的对立与融合关系
全景式再现北宋社会历史的大型史诗
作者:刘涛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后期  长篇历史小说  司马光  社会历史  人物形象  矛盾与冲突  吕惠卿  欧阳修  苏轼 
描述:传统文化运动。高有鹏继1990年代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袁世凯》(三卷本)之后,现在又推出多卷本描写北宋中后期大改革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小说《清明上河》,经花城出版社出版后,很快产生巨大反响,被称为继姚雪垠、唐浩明、二月河之后我国第三代长篇历史小说作家的优秀代表。应该说,在国内外同类型作家中,高有鹏不无大师气象。这样一位著名的学者型作家及其作品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可遇而不可求的文化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学养深厚的评论家品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讨论声音,促进中国文学的不断繁荣、进步和健康发展。
诗与史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史诗  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史之诗,尚少有研究。其读史之诗,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诗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诗与史思想意境交融
论长篇系列历史小说《清明上河》的史诗品格
作者:黄雅玲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诗品格  长篇历史小说  王安石  北宋中后期  近代中国  袁世凯  民俗学  清明上河图  社会历史  民间文学研究 
描述:万字,2010年4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小说对北宋社会历史、政治、人物、民俗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展现,具有鲜明的史诗品格。
文化的史诗:大历史与小历史之间的应答
作者:郑鹏 史静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小历史  袁世凯  王安石变法  历史事件  民俗学  故事叙述  文本  叙述语言  历史人物 
描述:传统文化运动。高有鹏继1990年代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袁世凯》(三卷本)之后,现在又推出多卷本描写北宋中后期大改革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小说《清明上河》,经花城出版社出版后,很快产生巨大反响,被称为继姚雪垠、唐浩明、二月河之后我国第三代长篇历史小说作家的优秀代表。应该说,在国内外同类型作家中,高有鹏不无大师气象。这样一位著名的学者型作家及其作品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可遇而不可求的文化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学养深厚的评论家品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讨论声音,促进中国文学的不断繁荣、进步和健康发展。
清词中的明代戏曲题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
作者:谢永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词  《牡丹亭》  题剧词  文体互参  批评文学  批评方法 
描述:般情形.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又可以发现,清词以多种样态题和评论戏曲作品,既是历代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文体互参现象在清代词坛上的延续,又体现出能够成为一种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所应具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