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析“、刘战争”对唐初河东道州县设置之影响
作者:任艳艳  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战争  唐初  河东道  州县设置 
描述:唐初,唐王朝与刘武周"定杨"政权之间的战争进程直接引发了唐政权所领河东道州县的变动。随着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李渊在河东道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出于巩固对收复失地或新占区域的统治、笼络部众、安抚来降
引仁入——孔子对周礼的超越
作者:王林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超越 
描述:的思想渊源。第二部分,孔子对周礼的反思。这反映了孔子对上古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孔子思想的形成。第三部分,孔子对周礼的超越。孔子为传统周礼注入了新的内容——“仁”,“”是孔子的承继,“仁”是孔子的创新
与先秦两汉文学观念
作者:卢盛江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观念    《诗》  《礼记》  《周礼》 
描述: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极大.
论以说《诗》与以诗说《诗》
作者:陈戍国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  说《诗》  以诗说《诗》 
描述:说《诗》为解释《诗经》中言之诗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以说《诗》、以诗说《诗》的道理,希望匡正数十年来治《诗》者讳言之弊
一代通儒觏论
作者:赖功欧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儒  通儒         
描述:思想。《易论》作为其思想基础 ,同时又有强烈的目的论倾向 ,“常”与“变”在觏那里达成了一种辩证和谐 ;然他更重视“通变疏达”,反对“一本于常”。《论》为其思想核心 ,论述了一个完善社会的制度
”“乐”闲话
作者:杨会青  来源:中国科学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经》  礼仪  音乐  鼓乐  “乐”    闲话 
描述:本文阐述了我国“”“乐”的历史文化,论述了“”“乐”的意义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一、《周礼》中的“”“乐”;二、《诗经》中的“”“乐”;三、平民的“”“乐”;四、流失的“”“乐
觏“礼顺人情”的伦理观
作者:焦秀萍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  伦理 
描述:儒家主张为国以,礼治是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觏言是源于人的自然欲求和出于人的内心情感,其实质已触及伦理道德规范产生的真谛。
觏的礼法观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本于  一本于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觏的"一本于"、"一致于法"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试析觏的伦理思想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  伦理  利益  利益 
描述: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关系中产生的,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11世纪中叶的思想家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并力倡功利主义,强调的作用,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
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觏以其对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