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杜七古异同论
-
作者:葛景春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乐府歌行 杜甫 《蜀道难》 七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李杜 胡应麟 《唐诗别裁集》
-
描述:李杜七古异同论葛景春李白和杜甫的七言古诗(包括七言、杂言乐府歌行)是唐诗七古创作的最高成就,即使是后人也无出其右者。明人胡应麟曾对唐代的七言歌行有一个总评:“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
-
王安石扬杜抑李论
-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
描述:李杜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杜抑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杜抑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
-
与峨嵋并称的大蓬山胜迹考
-
作者:阚家骆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禄山 《方舆胜览》 《四川通志》 《元丰九域志》 风景名胜 佛教经典 《太平寰宇记》 达成铁路 摩岩造像 历代军事
-
描述:大篷山历史悠久,《太平寰宇记》、《方舆胜览》、《元丰九域志》、《四川通志》、《蜀中名胜记》、《营山县志》等典籍,均有记载.此地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极多,只因僻处川北,昔日交通梗阻,清末以来战乱频仍,尤其是“文革”中,胜迹破坏严重,致使大蓬之名,知者渐少,久之恐将湮没不彰.
-
杜一鸣/文 李浩/摄
-
作者:暂无 来源:沈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3月30日,市交通局行业培训中心一改传统授课方式,带着危险品运输学员来到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沈阳洪生气体有限公司,现场观摩、演练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理等基本技能,深受学员好评。
-
历代“李杜优劣论”画廊剪影
-
作者:黄荣志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居易 优劣论 李杜并尊 文学史地位 李白诗歌 李杜并重 社会地位 中进士 王安石 杜甫
-
描述:文学史上,李杜优劣论,最早可溯源到自居易文论。白居易生当李杜的文学史地位没有得到确立的时代。我们知道,白居易29岁中进士前社会地位较低,又曾避战乱四处漂泊,较广泛地
-
吴澄李杜比较观述评
-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李白 杜甫 比较 述评
-
描述:应当并尊,李杜诗歌都法度谨严。当然,吴澄也客观指出,李杜虽为名家大家,并非篇篇可人意。此外,吴澄还将李杜与其他朝代的作家进行多维比较。吴澄在李杜比较接受史上是由宋人的一边倒过渡到明清的理性思辨的一个
-
论李杜优劣之争(兼对《李白与杜甫》的一点意见)
-
作者:张步云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王安石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与杜甫 李杜并称 工部 检校 大夫 扬杜抑李
-
描述:者,世称李杜”的话来看,早在盛唐,李杜就已齐名并称。再从当时一些诗人对李杜的称赞来看,李杜在盛唐时就是并驾齐驱,驰名诗坛的伟大诗人。我们先看他们对李白的评价。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篇中说:“李太白初自蜀
-
杜诗《公安送李晋肃》臆说
-
作者:刘文 来源:岳阳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公安 李贺 杜诗 入蜀 亲属关系 陶唐氏 蔡梦弼 王应麟 研究者
-
描述:一些探究。先从诗题说起。早在宋代,蔡梦弼《增修杜工部草堂诗笺》在《公安送李晋肃》题注中就已指明:“晋肃即李贺之父,韩退之尝为贺作《讳辩》”。稍晚,王应麟《困学纪闻》,请代仇兆鳌《杜
-
越女缠绵别有情 越剧《牡丹亭》杜丽娘扮演者李沛婕印象
-
作者:吕建华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越剧 扮演者 印象 形象塑造 剧作家 遂昌县 文化厅 浙江省
-
描述:越女缠绵别有情 越剧《牡丹亭》杜丽娘扮演者李沛婕印象
-
北宋人唐诗观管窥:从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看李杜在北宋的接受
-
作者:郭根群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唐诗观 唐诗选本 李杜并尊 王安石 李杜并重 李白诗歌 序跋 优劣论 欧阳修
-
描述: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在莫衷一是中透露出时人对李杜乃至唐诗的认识及看法,并在扬弃中继承,从"李杜并重说"到"李杜优劣论",一方面,认同唐诗意正、境佳、句好的长处,赞美其清丽矫健的语言、善于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