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陆异同争论史」中的保守调和模式-李绂《朱子晚年全论》评析
作者:蔡龙九  来源:东吴哲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子晚年全論》  朱陸異同  朱熹  陸象山  李绂 
描述:想上「可同」的内容。另方面,除了说明李绂的贡献之外,亦针对《朱子晚年全论》的内容作出评析,点出此书的贡献及其失误之处。
朱陆之争:宋儒经典解释取向的政治蕴涵
作者:任剑涛  来源:原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经典解释  政治效应 
描述:完全不同的人心秩序治理、社会政治走向或发展趋势:前者以其思想的解放性而具有瓦解政治规则的作用,后者以其观念的规范性而有利于维护人心-社会秩序。比较而言,朱熹的进路较陆王的进路更有利于维护人心-社会秩序。
从朱陆异同到朱王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毕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畴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的不同在于,朱熹认为“理”首先是外在于客观世界的,因此朱学有着丰富的宇宙论,并强调对“理”的认知必须经过“格物致知”的学习过程。陆九渊虽然也承认“理”是“充塞宇宙”的客观之理,但更强调“理”是“本心固有
功夫论视阈中的理学道统
作者:陆永胜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功夫论  理学  道统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孔荀之道"、"孔孟之道"和"孔颜之道"。这种学承分疏也为儒学史中关于朱陆王三家的诸多争辩提供了解答。
陆九渊、陈亮何以无辩?
作者:赵荣华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陈亮  朱熹  思想交锋  天理人欲  影响深远  理学  孟子  吕祖谦  气象 
描述:,在讲学上又并非那种与人无争的风格;最关键的是两人的思想的确有着本质的差异,可以说,这些都是学术论辩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诚然,辩与不辩尚取决于其它诸多因素,如外在的机缘等,但我们在这些已知条件上反思"陆、陈何
《诗经》“田畯”考
作者:高菁菁 葛崇烈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今注  诗集传  毛传  说文解字  朱熹  郑玄注  周礼  尔雅  周代  注疏 
描述:《诗经·豳风·七月》首章云:"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云:"馌,馈也。田畯,田大夫也。"朱熹《诗集传》亦云:"馌,饷田也。从食,盍声。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作者:青子衿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思想学术  基本框架  理学家  儒学  主要特色  儒家道统  周敦颐 
描述:谈性命。在这方面,唐代的韩愈、李翱为之首开先声。入宋以后,虽有"宋初三先生"孙复、胡瑗、石介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但实际承接韩愈、李翱道学的乃是周敦颐、张
白鹿洞书院:为天地立心
作者:彭治国 壹图 全景  来源:优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朱熹  陆九渊  江西  王阳明  立心  周敦颐  理学家  程朱理学 
描述:外面的喧嚣全是外面的,在这样的书院里,尤其在夜晚,盯着书院的某一块看,也许能看到鲜活的生命,看到历史深处的光芒。
试论后世对邢昺《尔雅注疏》的评价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疏  尔雅  名物  郭璞  王安石  宋代  朱熹  清代  训诂  重要作用 
描述:《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文献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尔雅》汇集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古语、方言和名物词汇,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典章礼仪制度,在我们阅读古籍、辨识名物、了解典章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正如郭璞《尔雅注·序》所言:"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
王安石的用人
作者:于今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宋神宗  司马光  吕惠卿  宋朝  朱熹  发展与改革  评价  引用 
描述:轰轰烈烈。改革压力之大,阻力之大,透过史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还是不难体会。赢得了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