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巩在福州的政绩与诗文创作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福州 荔枝 政绩 江西南昌 唐宋八大家 诗文创作 北宋 太常寺 寺院
-
描述: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由洪州(今江西南昌)移知福州军州事,元丰元年(1078年)召判太常寺,后改知明州(今浙江宁波)。在福州时间虽短,但政绩卓然。曾巩知福州后,首先以
-
曾巩诗文900年间的传播历程
-
作者:何明星 来源: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传播 传播 诗文 诗文 《墨池记》 《墨池记》 文学家 文学家 代表作 代表作 北宋 北宋
-
描述:救灾记》《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
云南人民社“试水”手机出版赢商机 □本报记者 曾革楠 苏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阅读 提示
由于借助了现代科技力量,2010年5月~11月,云南人民出版社手机出版月收入增长速度达90%以上,个别电子图书的销售利润超过了个别纸质版图书的发行效益,在西南地区同行业手机出版收入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以来,云南人民出版社在地方人民出版社中率先开展手机出版无线阅读业务,形成了新
-
从曾巩女性墓碑文看曾巩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及社会教化
-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女性 墓志铭 曾巩 士大夫 女性形象 话语模式 根本问题 宋代 女性生活 角色定位
-
描述:up>[1](P129),把正女、正家与正天下联系起来。不惟如此,汉儒《毛诗序》以《关睢》为"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2](P4
-
曾巩的道统思想与文统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
作者:李金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统论 道统论 文统观 文统观 经世致作 经世致作 简古 简古 自然平易 自然平易
-
描述:曾巩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及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加以阐述。首先醇正儒家思想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根源,这上点表现的尤为突出是他的道统观,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统观又成为曾巩自己文学创作和评判他人作品的标准。相对宋代
-
曾巩书法创全球中国书法成交纪录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 纪录 纪录 曾巩 曾巩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三国志》 《三国志》 拍卖会 拍卖会 配角 配角
-
描述:日前举办的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中国书法一改以往“配角”的形象,纷纷创高价,特别是《局事贴》和《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更是破亿元大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局事贴页》以1.09亿元
-
王安石诗歌用典探析
-
作者:姚涛 来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典 用典 诗歌 诗歌 典源 典源 阶段性 阶段性 心态 心态 影响 影响
-
描述:王安石诗歌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善于运用典故,体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肇江西诗派的先路。文章对王安石诗歌的典源进行了考察,并探析了其用典的阶段性特征和用典心态,进而对荆公体及其用典在宋代诗歌史上
-
龙开胜书法字帖五种 宋曾巩学舍记
-
作者:龙开胜书 来源:中国书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龙开胜,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作品以古为本又融汇创新,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体现了艺术中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
-
论曾巩散文语言的声音节奏及句法修辞对其散文风格的影响
-
作者:喻进芳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风格 散文风格 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 节奏 节奏 句法修辞 句法修辞
-
描述:声音节奏的运用对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曾巩平正温雅的散文风格,甚得力于其语言的运用。具体而言,其散文的平正温雅在形式上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它那平和的语音语调、散缓的节奏以及句法修辞的运用。
-
曾巩实系盱江门下高弟-故宫博物院藏南宋稿本提供新证
-
作者:宋友贤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新证 新证 师从李觏 师从李觏
-
描述:南宋胡舜举等人纂修之《盱江志》中明确记载:曾巩是李觏的学生。但晚出百余年的学者张渊微提出质疑。后世学者徘徊于两说之间,虽然以支持前说(胡舜举之说)者占多数,但亦时有杂音。文章力主前说,从七个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