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闺塾》教学的启示
-
作者:蔡永平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高中 语文 第四册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 阅读指导
-
描述:如烟,时过境
-
樊家树为何苦恋沈凤喜?
-
作者:罗聪文 来源:南腔北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樊家树为何苦恋沈凤喜?
-
曾巩文学思想研究
-
作者:李天保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文学思想 成因 创作实践 影响
-
描述:,认为其成因主要是在北宋中叶变革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以个人的儒学修养为基础,在前辈师友古文家的影响下形成的。曾巩在这三种主要因素的培育下,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思想。第二章为曾巩文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论文
-
曾巩佚事
-
作者:包忠荣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唐宋八大家” 人物传记 人物评论
-
描述: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成诵。十二岁能文,落笔惊人。十六七岁时,已通读六经,年未二十,名闻四方。曾巩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杂文时务策两篇。欧阳修十分惊奇,说:“过吾门百千人,独
-
《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
-
作者:苏涵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当代戏剧 舞台 艺术精神 戏剧文学 杜丽娘 戏剧观念 现代剧场 《游园惊梦》
-
描述:《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
-
[2005-09-14] 專家前瞻「胡布會」:戒心難免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專家朱峰預料,由於此前胡錦濤訪美行程推遲,「胡布會」議題可能會有新的調整,但台灣問題、雙邊經貿關係、災區和全球安全事務中的合作以及核不擴散問題仍將是「胡布會」的重要議題。
朱峰
-
论曾巩与欧阳修、王安石之关系
-
作者:魏王妙樱 来源:岭东通识教育研究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描述:曾巩以文章受知於欧阳倚成为「醉翁」门下士後之曾巩,积极追随欧阳倚9
深得其傅,使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之思想更加深化。而曾巩与王安石同乡,二人由
知己结为姻亲,曾巩复向欧阳倚推荐安石之文,是知曾、欧、王
-
曾巩墓志铭之特色及其价值
-
作者:包忠荣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墓志铭
-
描述:,主张以写史的精神来创作墓志铭。在写作方式上,曾巩所创作的墓志铭不拘一格,因事设体,平中见奇,文采斐然。同时,曾巩在创作墓志铭的过程中,往往融叙事、说理、言情于一炉,含情于铭,情深意远。
-
曾巩手迹首次被发现
-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发现 手迹 “唐宋八大家” 南丰县 江西省 空白 故乡
-
描述:日前.“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手迹在其故乡江西省南丰县被发现.从而填补了“唐宋八大家”惟独缺少曾巩遗墨的空白。
-
传统昆曲与现代戏剧的共融与嫁接——参加导演青春版昆曲《牡丹
-
作者:翁国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戏剧艺术 《牡丹亭》 表演形式 审美需求 舞台空间
-
描述:方面都是极其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