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透过字面看风波──读《欧阳墓志铭》
作者:程章灿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欧阳修  《续资治通鉴长编》  金石学  《宋史》  刘安  著作郎  王安石  毕仲游  精神损害 
描述:透过字面看风波──读《欧阳墓志铭》
宋代赣文化的辉煌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作者:周绍森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赣文化  中国文化  江西经济  两宋时期  欧阳修  中华文化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宗教文化  中国人口史 
描述:宋代赣文化的辉煌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一九九一年宋史研究概述
作者:张其凡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史研究  宋代文化  学刊  司马光  钱荒  王安石  选编  中州  朱熹  北宋 
描述:华《范仲
宋代文人的午睡昼寝及其审美心理
作者:沈金浩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人  审美心理  午睡  昼寝  生理需要  王安石  杨万里  陆游  中国文学史  《千家诗》 
描述:。过去的学童读《千家诗》,一翻开便可读到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想见他“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那种闲适态和懒散状;以厉行改革著称、被一些宋人视为刻薄多诈、因为整天心动而整天目动的王安石也有“午窗
八股文起源与《论学绳尺》
作者:黄振萍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起源  科举考试  源流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王安石  《礼记》  经义  《论语》  中国文学 
描述:八股文起源与《论学绳尺》
考《临川先生文集》误收欧阳修诗一首
作者:寿勇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集  临川  误收  欧阳修  宋刻本  明刊本  王安石 
描述:写,实为不妥。
求实求是 学者风范——访历史学家郝广铭先生
作者:刘玉才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学家  历史研究  历史系  传记文  古籍整理出版  北京大学  学术道路  批林批孔  司马光 
描述:回忆录或传记文章的采访者,一概“六亲不认”,视之为“不受欢迎的人”,因此不敢贸然打扰。最近,高校古籍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设置
萌生古代测字术的文化背景
作者:杨昶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字学  汉字体系  《说文解字》  “六书”  万物有灵  文化背景  《字说》  文字符号  王安石  《说文》 
描述:字,让测字先生就字拆解求测之事。第二种形式在宋代以后出现得较多,它要求测字先生具有丰富的阅历和随机应变的本领。 测字中涉及的内容很杂乱,上到军国大事,下到家庭琐事,诸如改朝换代、国祚、年号、官司、命运、谋官、出行、生意、疾病、婚姻、农事、生育等等,无所不包。在我国古代,测字十分盛行,成为人们行事的指南之一,并且一直延续到20世纪。虽然就整体而言,测字是迷信的东西,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古代人类的文化走向和心态,故能出没于社会上层和民间;它有着自己的活动轨迹和承传路线,故其内在规律是可寻绎的;它在千百年的发展和变异中,形成了自己怪诞迷离的“理论体系”和纷纭繁芜的解拆模式,故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在历史长河中时而泛起,
宋人文集编刻及流传丛考
作者:王岚 孙钦善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集  目录学  古籍版本学  戴复古  《四库全书总目》  对后世的影响  王安石  范仲淹  司马光  问题的探讨 
描述:古籍版本学建设,还是对
在历代吟咏中逐渐偶像化的王昭君形象
作者:王翚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咏昭君诗  《乐府诗集》  偶像化  《明妃曲》  两晋南北朝  《全唐诗》  诗人们  呼韩邪  王安石 
描述: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