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56)
报纸(234)
学位论文(26)
图书(12)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03)
地方文献 (98)
地方风物 (14)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6)
宗教集要 (5)
文化溯源 (4)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4(132)
2012(67)
2010(66)
2009(42)
2007(44)
2000(26)
1995(30)
1992(17)
1986(19)
1981(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45)
博览群书(7)
文汇报(5)
语文学刊(5)
江西教育科研(2)
中学语文(2)
毫州晚报(1)
食品与生活(1)
东京文学(1)
中学生文史(1)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除夕  范成大  孟浩然  散文  王安石  短篇小说  袁宏道  报告文学  文天祥  黄景仁 
描述:
学派老子思想探微
作者:刘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派  王安石  老子思想  援老入儒  影响 
描述: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思想依据。 全文包括六个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立项依据,回顾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荆学派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具体包括:消极无为的政治
半山忆,最忆荆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对王安石,我怀有十分崇敬的感情。一来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二来去年我来到东钱湖后,知道了王安石对东钱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王安石将自己的爱女永远留在宁波这片土地上。 王安石公园位于东钱湖莫枝湖滨西路。入口处有一座牌坊,横额是“钱湖
书信 学历史
作者:杨富丁  来源: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戊戌变法  书信  毛泽东  梁启超  王安石变法  宋庆龄  周恩来  改革措施  张学良  材料 
描述:历史上许多载入史册的著名书信,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慎重地从书信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不仅可以丰富命题资源、扩大命题材料的范围、开阔命题素材的视野、增强试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笔者搜集了近六年来运用书信题材命制的一些高考真题,
依法维护好国有企业自身权益 吉林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通过学习《企业国有资产法》,特别是结合公司十年来的经营实践,我们认为,依法维护好国有企业自身权益,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树立高度的法律意识是做好担保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需要国民具有法律意识,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更需要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应该分为两个层面
宋“以才学为诗”第一人:略论荆诗之用典
作者:张福勋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典故  手法 
描述:苏、黄、陈三家是宋以才学为诗的代表人物。而在此前,则有王安石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尊定了基础。荆诗之用典,不外袭意与袭辞二端。其手法,或直用,或化用;或显用,或隐用;或概用,或摘用;或正用,或反
周快评未经审判,谈何“黄松有是耻辱”
作者:郭光东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两会”期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接受采访,以黄松有“贪赃枉法”为例,痛陈“司法腐败已经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我都感到受了侮辱,也是中国司法界、法学界、法学教育界的耻辱。” 而“两会”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也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正抓住黄松有这一反面典型加强自身
从国家考试的立场看八股文:论艾英对八股文的建设性批评
作者:陈文新 王炜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  晚明  八股文  八股文  国家考试  国家考试  建设性批评  建设性批评 
描述:英将八股文提升到载道的高度,倡扬八股文稳实周密、醇正典雅的审美风貌。艾英对一部分八股文的批评,所体现的乃是建设性的品格。
《唐六典》的一些体会
作者:王永兴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六典》  《周官》  《周礼》  唐史 
描述:《唐六典》是研究唐史必读书之一。《唐六典》的性质和价值如何?其撰著形式依托《周官》体裁,则唐代的职官是否与《周礼》有关?这又涉及《唐六典》施行与否。为了读懂这部书,这些问题是必须要了解的。按刘肃《大唐新语》卷9著述类云:
司马光《疑孟》一则释疑
作者:张维  来源:儒藏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孟子  王安石  易位  君臣关系  位理论  释疑  宣王  君臣之义  理论依据 
描述:《疑孟》是司马光晚年作品,主要内容是怀疑孟子,对孟子的言行提出质疑,篇幅不长,全书由十一个质疑构成:"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陈仲子避兄离母"、"孟子将朝王"、"沈同问伐燕"、"父子之间不责善"、"性犹湍水"、"生子谓性"、"齐宣王问卿"、"所就三所去三"、"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