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生命的阳光
-
作者:黄松海 来源:中学生读写(初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海 《珍爱生命的阳光》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散文
-
描述: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看见绚丽的彩虹;只有穿越阴霾,才能迎来明媚的阳光。心中有爱,坚强乐观,我们的生命就永远会有阳光的照耀。品读下面这两篇文章,你一定会珍爱生命里那一缕阳光……[编者按]
-
明代的翻案剧及其创作动因初探
-
作者:王良成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案剧 创作动因 《焚香记》 《紫钗记》
-
描述:明代翻案剧的产生,既有历史的承传性,也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关。此外,为了迎合观众,在作品题材上的求新求异、为当时的言情大潮推波助澜等,都是剧作家不容忽视的创作动因之一。
-
文言文散文阅读仿真演练三则
-
作者:谭农帅 冯永忠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现代汉语 翻译 王安石 句子 仿真演练 散文阅读 阅读材料 作者 拒谏
-
描述: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1.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排除B.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恤:体恤,怜悯C.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
文学常识
-
作者:戴文军 来源:文教资料(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 我国古代 小说家 浪漫主义文学 散文 文学体裁 作家作品 汤显祖 窦娥冤
-
描述: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
-
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应是无患子树
-
作者:裘本培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高大的皂荚树” 散文 无患子树 中学 语文 备课参考
-
描述: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每当读此,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家园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久久不能忘怀。[第一段]
-
《增广贤文》(一)
-
作者:暂无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增广 万历年间 牡丹亭 评析 明代 戏曲 做人 知心朋友 注解 阅读
-
描述:我们的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增厚写作基础,一定会获益不浅。请小读者跟着我们一起阅读《增广贤文》。——编者
-
郁然深秀——王蒙《山水》赏析
-
作者:萧沐容 来源:大美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蒙 四大家 黄鹤 中国绘画史 赏析 元代文人 赵孟 明代 风格 画卷
-
描述:为“元季四大家”。
-
汤显祖佚文一篇
-
作者:何天杰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墓志铭 徐朔方 杨氏 江西 合葬 写作 七子派 明代 墓主
-
描述:汤显祖佚文一篇
-
明“曾稔墓志铭”与程南云、夏昶书法考
-
作者:董建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太常寺 四十年 千字文 翰林院 吉水 篆书 明代 书法家 文字
-
描述:□□□□□□□□□志铭\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前国史总裁泰和王直撰文\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东吴夏昶书丹\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经筵侍书广平程南云题盖\曾氏□□□□□□□曰宗者始徙居吉水之住岐,世以儒为业。公高祖少晖□\兴元路教□□□□以礼(坐)
-
《牡丹亭》与昆曲的审美特征
-
作者:朱伟明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审美特征 昆曲 审美精神 艺术特质 杜丽娘 审美风格 魏良辅 明代
-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最重要的剧作,同时也是昆曲中最受欢迎的剧目,从明代问世之初的风行到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热演,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人们已无法从自己的文化记忆中将《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