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52)
报纸(362)
学位论文(19)
图书(9)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824)
历史名人 (216)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97)
2013(86)
2012(123)
2011(92)
2010(119)
2009(77)
2007(69)
2006(51)
1999(21)
1986(1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63)
中国戏剧(50)
艺术评论(7)
上海艺术家(5)
地图(4)
文化遗产(3)
群文天地(2)
成才与就业(2)
中国化妆品(行业)(1)
文明(1)
风容
作者:陈元武  来源:作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贵妃醉酒  牡丹亭  梅兰芳  汤显祖  杜丽娘  昆曲  舞台动作  演员  音韵  艺术 
描述:,但他还是演出了衔杯、卧鱼、醉步和扇舞这四个高难度的舞台动作。尤以醉步和扇舞最为优雅飘逸,举手投足之间,那种大气的美已经让舞台冉冉升起
昆曲“叶派唱口”的历史传承及传谱唱腔特点研究:以《牡丹亭·
作者:祝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叶派唱口”  纳书楹曲谱  传承特征 
描述:,并以简谱形式出版的《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纳书楹曲谱版》,从编撰特点、出版与再版情况、所撰文论等方面进行介绍,进而总结出叶堂一派四份乐谱的特征。同时说明,叶堂《纳书楹曲谱》不计头眼、末眼的记谱方式
昆曲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白先勇现象”研究
作者:翚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先勇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昆曲  文化产业 
描述:新美学”,和谐地处理好昆曲保护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功地宣传和传播了我国昆曲,为我国昆曲艺术重新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认可,给我国当今昆曲保护工作提供了较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为寻求可借鉴之处,笔者就这两部
昆曲从生命中穿行而过
作者:于丹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唱片  戏曲  生命  记忆  男人  京剧  龙江精神  牡丹亭  革命样板戏 
描述:八九成,他爱的戏多是冷涩的,老生戏爱听言派余派,青衣戏爱听程派,昆曲的只俞振飞、言慧珠、白云生、韩世昌、侯永奎有限的几位,但是我偏偏就被昆曲击中了。
百戏之祖(一):从昆山起源的昆曲
作者:陈益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昆曲  昆山腔  魏良辅  汤显祖  百戏  昆剧  演出  苏州  牡丹亭 
描述:过程。人类幼年期的娱乐,与我们童稚时代的玩耍嬉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以舒解筋骨、平衡心理、陶情冶性为目的,乃至需要从中获得思想教益时,人们的娱乐才进入了自觉的层面。 在悠远绵长的中国文化史中,“百戏”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最早提到百戏的,是《后汉书·安帝传》:“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这里的百戏,指的是“各种各样的戏”、“百戏”来自民间,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杂技表演,又称“散乐”。它是从秦汉时期逐渐兴起的,到了汉唐时期,随着西域的胡乐杂技传入中国,民间百戏有机会吸收外来文化,使表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技巧也不断提高。 我们从汉代的绘画雕塑遗存中,可以看到宫廷宴乐百戏演出的浩大场面,想象当时热烈的情绪氛围和强烈的感官刺激。当时,宴乐百戏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种方式。
昆曲主腔的运用:以《牡丹亭·惊梦》、《朱买臣休妻·痴梦》两
作者:王琳娜  来源:歌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曲牌  曲牌  主腔  主腔  音型  音型 
描述:运用西方图表式的分析对昆曲曲牌的基本腔,也就是主腔进行研究,寻找基本腔的行腔规律。通过这种方法的梳理辨析,总结出昆曲唱腔旋律的构成是"一个或多个骨干音型及其各种变体"的结论。
昆曲《牡丹亭·惊梦》唱腔探析:兼对现存“主腔”论点的商榷
作者:王琳娜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惊梦》  《惊梦》  曲牌特点  曲牌特点  唱腔旋律  唱腔旋律  主腔  主腔 
描述:穿于套曲各曲牌中,这种"骨干音型"就是昆曲的主腔,昆曲主腔除了全波形外,还有着许多变体,具体形式有倒影全波形、全波移位变形等。昆曲的唱腔就是通过这些主腔及其变体构成错综复杂但又有迹可循的旋律线,这是
浅吟低唱间的心性“琢”“磨”:古老昆曲对当代生命美学的启示
作者:龚晓薇 张雪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生命美学  生命意识  仪式感 
描述:不胜收的昆曲给生命的启示是对厚度的探寻,对质感的重新审视.
“苏州昆曲现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潘福能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昆曲  苏州市  借鉴意义  牡丹亭  保护条例  白先勇  新世纪  基本情况 
描述:新世纪以来的十年,苏州昆曲摆脱困境得到发展,一批新版的昆曲经典蜚声海内外,创造了"苏州昆曲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今后苏州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苏州非物质
潇湘昆曲社举办“迎新春联欢会”
作者:王婧之 石力夫  来源:艺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湖南省  潇湘  建国以来  牡丹亭  下午  社团  茶馆  业余  长沙市 
描述:昆曲教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