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52)
报纸(362)
学位论文(19)
图书(9)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824)
历史名人 (216)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97)
2013(86)
2012(123)
2011(92)
2010(119)
2009(77)
2006(51)
1999(21)
1986(1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63)
中国戏剧(50)
艺术评论(7)
上海艺术家(5)
地图(4)
文化遗产(3)
群文天地(2)
成才与就业(2)
中国化妆品(行业)(1)
文明(1)
从《牡丹享》到马连良的戏服
作者:关彤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舞台设计  光效果  表演  昆曲  纹样  演员 
描述:年轻演员也有点压不住场面,但最让我感觉别扭的是演员穿的戏服。柳梦梅的罩衣短了一截,而且没加底衬,所以柳公
《在梅边》遇到了《牡丹亭》——论流行音乐和昆曲的交集与补集
作者:李甜甜  来源:华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  昆曲  昆曲  交集  交集  补集  补集 
描述:21世纪以来,中国流行音乐频频借助本土戏曲元素,昆曲也纳入其中。此种交集的发生,基于二者的关情功能、青春特色和世界性品质。面临生存困境,此借鉴方式,不仅已成为一种趋势,且对二者而言,在良性竞争中并行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兼谈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李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音乐分析  音乐本体  戏曲唱腔  《牡丹亭》 
描述:。 本论文以昆曲《牡丹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分析和音乐本体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昆曲形成发展史的回顾;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艺术分析,是全文的重点,首先是对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以及对
钱塘四梦话昆曲(上)
作者:朱颖远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浙江省  民间艺术  士大夫阶层  代表作  钱塘  保护  剧团  牡丹亭 
描述: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省份之一,浙江在非遗保护中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我们率先进行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率先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率先举办了省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成果展,在保护资金的投入方面在全国也可算得上第一。本报将在今后一年乃至更久的时间里深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本阐释和图片演绎的方式呈现千百年来所发生的一幕幕,那波澜壮阔的或轻波微澜的往事,更希望探索未来的文化传承之路,品味历史与文化之美……
遂昌县民间昆曲活动与汤显祖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昆曲  遂昌县  昆班  昆腔  乐器组合  传统剧目  人员组合  昆山腔  城隍庙 
描述:遂昌县民间昆曲活动的情况,目前尚未找到史籍的有关记载。根据几位老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写的文章及民间老艺人的回忆,遂昌民间昆曲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地昆班来遂昌演出;二是遂昌人学习演唱昆曲。遂昌人演
现代艺术与时尚——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说起
作者:廖奔  来源:艺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艺术  牡丹亭  时尚  昆曲  先锋戏剧  等待戈多  白先勇  唯美  先锋艺术  张爱玲 
描述:面对现代艺术,我有着颇多疑惑,时常看不懂、不理解。看不懂还不局限于艺术本身,还看不懂时尚所给予它的关注和倾心程度。因此,我选择现代艺术与时尚这一题目,希望能够与现代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主体——年轻人沟通,而话题,也可以叫做“发问现代艺术。”
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罗松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国际学术研讨会  昆曲  世界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大剧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发展中心 
描述: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土昆曲的奇迹与外来高尔夫的传播
作者:黄树森  来源:中国高尔夫管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尔夫  昆曲  传播  本土  《牡丹亭》  著名作家  白先勇  文化部 
描述:了高尔夫。[第一段]
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粮仓  演出形式  文物遗址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戏剧结构 
描述: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在600年古仓文物遗址中.复归昆曲表演的肇始状态.呈现昆曲“家班”演出形式。在120分钟和500平米的简洁时空里.构筑起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极致景观,以简约而紧凑的戏剧
厅堂版昆曲掀起新古典主义浪潮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新古典主义  昆曲  厅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出市场  杜丽娘  浪潮  北京  电视剧 
描述:来改变着历史。它的诞生,标志着在演出市场真正开始呼应近年艺术走向上的新古典主义,掀起了新一轮的剧场新古典主义浪潮。从南北两地精英精心制作、大牌执导、高成本打造,到六十个座位、极昂贵票价、超豪华享受;从牡丹夜宴、书法表演、落水散花飞蝶,到80后唱主角、19岁的杜丽娘;从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到政府支持、老外观光、名流捧场……厅堂版《牡丹亭》在广告投入很小的前提下,迅速成了2007年夏天演出市场的一个流行词汇。今年夏天不看戏,看戏就看《牡丹亭》!不知道是谁套用了一句人人皆知的广告语,为厅堂版《牡丹亭》推波助澜,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白领圈里不再问你吃了吗?而是问你看了吗?在一些场合,没有看厅堂版《牡丹亭》会找不到与别人的共同话题。为什么是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