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34)
报纸(62)
学位论文(29)
会议论文(20)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61)
地方文献 (70)
宗教集要 (16)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62)
2013(39)
2011(45)
2009(45)
2007(63)
2006(38)
2005(29)
2002(15)
2000(18)
1998(2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11)
史学月刊(6)
诗词月刊(1)
大家(1)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鹅湖月刊(1)
红河学院学报(1)
思维与智慧(1)
华夏地理(1)
福州师专学报(1)
范文若生平及剧作
作者:王国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范文若  《梦花酣》  音乐体制  文学体制  《牡丹亭》  戏曲创作 
描述:范文若生平及剧作
《周礼》祭祀用玉
作者:陈晓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祭祀  玉器  考古发掘   
描述:要性,并交待了本文的写作目的、结构和方法。第一章主要对《周礼》中记载的礼天、祀地过程中使用玉器的情况及所使用玉器的形制进行了辨,证明了书中所列出的祭祀名目、祭祀方式和基本的玉器形制在先秦各时期都是
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改者为汤显祖
作者:刘洪强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版本  汤显祖  评改 
描述:本《金瓶梅》底本是万历本的抄本而非刊本。
《礼记·月令》傩仪
作者:杨孟衡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周礼  中华艺术  祭祀  西周  四时  历史文化背景  注疏  周代  礼乐 
描述:傩仪,征诸文献早而全者,首推《礼记·月令》篇。《后汉书·鲁恭传》:《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隋书·牛弘传》:今《明
曾巩的经世观
作者:葸琼 李天保  来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经世观  经世观  明道  明道  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 
描述:曾巩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他的经世观与明道说紧密相联,重在其道德教化,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曾巩的经世观决定了他诗文题材的多样性,也影响其为官与政事.考察曾巩的经世观,对于了解作者的为人行事和文章风格大有裨益.
曾巩的创作观
作者:葸琼 李天保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作家的修养论  作家的修养论  风格论  风格论  言辞说  言辞说 
描述:曾巩的创作观主要体现在作家的修养论、作品的风格论、文章的言辞论和文章的道法说四个方面。这些言论具有曾巩独特的个人鲜明色彩,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其文学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周礼正义》引《释文》
作者:黄坤尧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传授源流、文字通假、字词训诂、音训释义等各方面的问题,分项说明,探索《释文》研究的新视角.
王安石“新学”名称由来
作者:熊凯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新学”  名称由来    近代以来  荆公新学  官学化 
描述:学官学化有何关系?显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探讨王安石的学术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学界对此涉及较少。方笑一先生最早在《北宋“新学”名义论》中指出:“‘新学’一词在王安石的时代已成为其一派学术的专称
“天府之国”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
作者:朱明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蜀地  古代  《周礼》  《史记》  苏秦  战国策  关中 
描述: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到了汉初,这种说法更为流行。如《史记》卷五五载张良语曰:“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卷九九载刘敬语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最早提出蜀地是天府之国者乃汉末之诸葛亮。《三国志·蜀志》卷五载诸葛亮语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里的“益州”,主要是指蜀地。其后人们便逐渐称蜀地为天府之国了。如《晋书》卷八三载袁乔语曰:“蜀土富实,号称天府。”《南齐书》卷一五载:“益州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同时,人们仍称关中为天府之国。如《晋书》卷三七载淳于定语曰:“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并...
玉茗堂本《昙花记》
作者:孙书磊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茗堂本  《昙花记》  屠隆  汤显祖 
描述:8)。从版本刊刻的错误程度考察,还可发现所谓玉茗堂重校音释《昙花记》实系书贾托汤显祖之名的伪作。然而,其音释、点板等手段的运用,在客观上促进了该剧的广泛传播。与相关明刊戏曲选本比较,玉茗堂本属于案头读本系统,但其版本特征则带有明显的商业运作痕迹,从而使其有别于一般的家刻戏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