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69)
期刊文章(1138)
学位论文(41)
图书(21)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86)
宗教集要 (91)
地方文献 (73)
红色文化 (12)
地方风物 (10)
非遗保护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07(71)
2005(57)
2003(36)
1999(23)
1998(33)
1995(19)
1994(22)
1989(21)
1988(15)
1987(21)
按来源分组
文楼乡音(23)
法音(18)
司法行政公报(5)
人民论坛(4)
上海戏剧(3)
修志文丛(2)
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2)
中国农资周报(1)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1)
东镇侨刊(1)
新版赣剧《牡丹亭》 杜丽娘新世纪最美的还魂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赣剧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海盐腔  赣文化  传统戏剧  新版  江西师范大学 
描述: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洪城。$$江西师范大学推出的新版赣剧《牡丹亭》,2003年12月23日起在江西艺术剧院举行首轮公演。饰演杜丽娘的赣剧传人童丹以其韵味十足的表演和回肠荡气的海盐腔唱腔,倾倒了台下无数观众。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的瑰丽背景与闪烁迷离的灯光,加上气势恢宏的交响音乐、合唱与舞蹈,为“
“字不甫 画不兰生”辩
作者:林锐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兰生  绘画作品  署款  书法作品    落款 
描述:谢兰生是清代中期广东著名的书画家。关于他的书画署款习惯,在广东文化鉴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字不甫,画不兰生”,意思是指他在书法作品中落款不用自己的号“甫”,而在绘画作品中,则不用他的名“兰生
当世 名重本朝——简论范仲淹与王安石
作者:高克勤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文学创作 
描述:北宋中期发生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对当时的政局及其后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庆历新政及其主持者范仲淹对熙宁变法主持者王安石的影响,王安石与范仲淹的交往,以及范、王文学创作的相同点。
武探花杨故乡行
作者:暂无 来源:武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武探花杨故乡行
明月留照短缨:议《粲花斋五种》喜剧风格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粲花斋五种》  喜剧风格    明代  剧本  戏剧思想  艺术特色  创作 
描述:外流行。受家庭环境影响,从小就热爱戏剧,尤其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趣观
作者:冯焕珍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函昰  曹洞  妙明真心  禅教并重 
描述: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趣观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
海港红梅赞--记日照港股份二公司工具收发员胡
作者:滕以来 邱春国  来源:珠江水运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发员  日照港  装卸工具  工具室  海港  装卸工人  合理配置  王安石  《梅花》  股份 
描述:海港红梅赞--记日照港股份二公司工具收发员胡
澄的格物致知说
作者:方旭东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致知  格外之物  致内之知  务外遗内  务内遗外  内外合一 
描述:澄由此而强调读书是学者入门工夫。
与弼与江门学派
作者:刘兴邦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夫论  静思  静坐  境界论  "至乐"  "真乐 
描述:与弼"见静中意思"的超理性的工夫论、境界论,与朱熹理学"格物穷理"工夫论注重理性认识和涵养的过程不同,却启迪了陈白沙"静坐中养出端倪"的工夫论、境界论,"遂开江门之"。
会长在马钢
作者:郭启林章利军汪涛  来源:中国冶金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马钢  半无头轧制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集成式管理  生产现场  入炉品位  息化管理  入炉焦比  充满自信  生产计划 
描述:本报记者郭启林章利军汪涛12月8日中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溪淳,副会长、鞍钢董事长刘风尘仆仆赶到马钢,顾不上休息,就在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朱昌逑等陪同下,前往马钢轧钢现场、炼钢炉台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