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作为时代记录的戏曲文学
作者:罗怀臻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创作  时代  文学创作  剧作家  窦娥冤  汤显祖  文学意识  文学史家  中国文学史 
描述:研究戏曲的当代学者是否应该关注当代戏剧的现状,为什么当代人写的中国文学史缺少戏曲文学?事实上,任何一位文学史家不可能、也不会忽略元明清戏曲,然而戏曲文学到20世纪突然就在文学史中消失了。当前的现状
文学常识如何复习
作者:彭成刚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  作家作品  常识  文学体裁  汤显祖  复习  文学流派  初唐四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描述:备考文学常识,有几种趋势应该把握:一是将该项内容移至主观题部分,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二是把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甚至和古诗文鉴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三是以列举的方式进行考查,四是与语言表达题的有机
·实·人
作者:漃磬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孔子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广播  司马迁  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  皇帝 
描述:"文革"记忆"文革"期间,资讯不很发达。那时没有电视,更奢谈网络。主要媒体除了报刊,似乎就只有广播了。对于连肚子都填不饱且识字也不多的广大农民而言,阅读报刊既是奢望也显多余。好在那时广播很普及,除了大街上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外,几乎每家每户都装有一个小匣子喇叭。每天天不亮
古“信”是人不是物
作者:刘绍义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    是人不是物》  故事  文学  刘绍义 
描述:在我国古代,“信”字是人不是物。“信”不是信件信函的意思,而是指送信的人。这里的送信人既包括递交函件和传递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
文学ABC 牡丹亭 为古都添彩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如今,人们路过市区十字路口时,会看到新建的典雅别致的牡丹亭。它像一簇簇绚丽多彩的牡丹,绽放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给力都市文明,为古都洛阳添彩。 十字路口的牡丹亭,古朴典雅透着千年帝都的文化意蕴。牡丹亭的主题是牡丹,它的使命是关爱。 牡丹亭侧壁上书写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顶端绘有硕大艳丽的牡
李浩:先锋文学的捍卫者
作者:王跃飞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曾幻想成为一名骑士 李浩对文学的追求应从儿时算起,他的父亲是一位教师,中文系毕业,家里收藏着许多文学书刊,正是这些书填补了李浩孩童时期的空白记忆,也正是这些书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浩
文学与人生:创作的个体经验
作者:从维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从维熙  文学创作  中国知识分子  作品  作家  人生  郭沫若  刘绍棠  北京市  二十年 
描述:、人生的命运和文学的关系,对我们理解文学,是非常重要的。
不忍乐尽成灰
作者:李岩  来源:北京燕山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近现代  文集 
描述:不忍乐尽成灰
,抚州第一个进士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特约撰稿人杨友祥 乐(930-1007年),字子正,宜黄县黄陂霍源村人。他不但是北宋著名学者、地理学家、传奇作家、文学家和方志学家,还是抚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两次进士及第 乐自幼
口诀的“魔力”
作者:吴德茂  来源:阅读与鉴赏(上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诀  语文教学过程  柳宗元  死记硬背  王安石  欧阳修  文学  联想记忆法  学生  唐宋八大家 
描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文学常识的学习,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死记硬背,固然能够记住,但花的时间多,效率较低,即使勉强记住了,时间长了容易忘记,如何能记得快记得牢,许多老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