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京文坛棋话(续)
作者:李松福  来源:棋艺(象棋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围棋  苏东坡  文坛  宜州  着棋  王安石新法  弈棋  黄山谷  诗评  书画家 
描述:四、苏东坡自叹着棋不如人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观棋》诗中的名句。苏东坡(1037—1101),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仁宗时加佑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苏东坡是位才华横溢
两宋文坛一道灿烂的风景线——宋代的江西作家群
作者:夏汉宁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诗派  作家群体  欧阳修  宋代  王安石  两宋时期  文坛  文学发展  江西文学  黄庭坚 
描述:浙江,居全国第二位。在这些众多的江西作家中,更有不少是全国著
习武自强,作家王英琦修成“文坛第一女剑客”
作者:南草  来源:女性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术  太极拳比赛  王英琦  女作家  文坛  习武  武功  杨式太极拳  散文  蒋子龙 
描述:以哲理散文蜚声国内文坛,被称为"江淮才女、大陆三毛"的女作家王英琦,近几年突然由文入武,并在1999年"第六届国际太极拳联谊赛"上出人意料地夺得一等奖,引起文学界和武术界不小的震动,有媒体载文称其为
流军—新华文坛的赵树理——读流军的《蜈蚣岭》有感
作者:潘亚暾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蜈蚣  赵树理  意识流小说  文坛  地方色彩  刘绍棠  通俗小说  五里云雾  坎坷命运  马来族 
描述:上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你情不自禁地会被主人公坎坷命运所吸引,为他们的痛苦而悲哀,因他们的幸福而欢笑……厚厚的一本小说,我一口气读完了。
倾斜的文坛
作者:王英琦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倾斜的文坛  中国  当代  杂文  王英琦 
描述:本能便大行其道。  生逢其时——使许多人坦然地把炒作现象视为经改时代的正常现象。他们错了。正像人不仅有动物性一面,更有人性一面一样,经济固然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但使其得以承传并光大的,却必是文化属性无疑,怎样使经济与文化实现双向平衡,是所有国家头等不可轻蔑的大问题。任何无视文化对经济的平行重要性,无视文化最核心的资源和动力来自精神的创造性,任意曲解贱踏文化规则中隐形的秩序——如当代大规模使用外在手段来拔高、包装、炒作文化产品的做法,都属不仁不智之举。  二  大自然最明显的特征有两点:创造性与复制性。创造性意味质的不可重复的独特性;复制性是对量的普遍不稳定的弥补。具体到人类,由于创造性表征个体的珍罕与恒定,复制性则有雷同化及被掩没的危险。  一些人误以为,只要混成个名人名家,就能坐收渔利,不用担心混淆于一般,随时被...
文坛大家盛赞《我的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摄影/本报记者贾婷本报记者报道昨晚,曾为在京部队举行过慰问演出的浪漫舞蹈诗画《我的牡丹亭》又在政协礼堂上演。 《我的牡丹亭》是由一群热爱舞蹈的年轻人编排的,演出者则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年轻人的热情和活力赋予了这出传统剧目新的生命。剧本是从原剧55出的故事中节选了最具代表性的8出改编而成
文坛新人王英琦
作者:张碨 董瑛  来源:半月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文坛新人王英琦
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作者:鲁先圣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时期  王安石  宋代文化  文坛领袖  陈先生  苏轼  陈寅恪  中国文化史  当代学术 
描述:陈寅恪在谈到宋代文化时曾经这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陈先生的这个说法,已经是当代学术界的共识。宋朝一转唐朝的恢宏气象,收敛锋芒,静心修为,开启了一个与唐朝截然不同的文化盛世,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新的高峰。
文坛浮沉与文学史进程
作者:王钟陵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  欧阳修  《四库全书总目》  王安石  原生状态  李商隐  文学秩序  文化创造  高品位  作家 
描述:文坛浮沉与文学史进程王钟陵编者按由本刊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共同发起的文学史观与文学史学研讨会于今年四月初在福建漳州举行。本刊将集中选载
文坛“老农”刘绍棠
作者:崔金生  来源:中国档案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国文坛  中国作家  大运河  长篇小说  朋友  文学  农家  农村  空闲时间 
描述:刘绍棠是文学界有 口皆碑的园丁,经绍棠介 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 有40余人,加入北京作 家协会的超过100人。$$ 绍棠先生一生坎 坷,1957年从全国走红 的青年作家,突被打成 右派,成为全国从上到 下批判的文艺界三大反 党典型之一。其心灵蒙 受了严重的创伤。$$ 在农村改造的20余 年中,尽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