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2)
报纸(307)
学位论文(29)
图书(28)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62)
地方文献 (190)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5)
宗教集要 (13)
地方风物 (8)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6)
2013(80)
2012(92)
2010(69)
2008(60)
2007(52)
2006(47)
2004(33)
2002(14)
1997(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
东南文化(4)
德州学院学报(2)
中学政史地(七年级)(1)
华中人文论丛(1)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1)
海南教育(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1)
赤子(1)
菏泽学院学报(1)
《三言》中的对联
作者:曾昭安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三言  苏东坡  王安石  民间  文化  结构严谨  概括  手法  时令 
描述:《三言》中的对联
《牡丹亭》的文化冲击及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戏剧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娱乐,而好的戏剧更甚――《牡丹亭》就是这样一出融思想性、艺术性和高尚娱乐性为一炉的好戏。 在《牡丹亭》里,主人公柳梦梅与杜丽娘一见钟情,萌发青春之爱,并产生了性的结合。然这一结合既不俗也不是西方式的“放”,汤显祖用了一种特有的比较精神的表现手法:让男女主人公相约在梦里,用“花神舞
《邯郸记》和《麦克白》中女性形象的异同
作者:张玲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麦克白》  《麦克白》  双性同体  双性同体  女性  女性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分别在他们的代表作《邯郸记》和《麦克白》中塑造了两个极有权欲和手段的女性形象。她们在作品中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她们的形象与人性大主题的联系是我们探讨这两部作品的伟大意义时
解读汤显祖《邯郸记》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郑艳玲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邯郸记》  《邯郸记》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崔氏  崔氏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中的女性形象崔氏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独特的性格内涵和形象魅力,充满时代特色。作品通过崔氏这个女性形象,放大了卢生的贪婪和欲望、突出了人性的灰暗和扭曲、凸现了士人的道德沦丧
生机勃勃的强势形象:简论《邯郸记》中的崔氏
作者:郑艳玲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崔氏  崔氏  性格  性格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以卢生之梦为基础塑造了一个决断自如、颇有谋略、坚敏不拔的崔氏.崔氏是<邯郸记>男性世界中的精神亮点,又富含时代特色.
生机勃勃的强势形象——简论《邯郸记》中的崔氏
作者:郑艳玲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崔氏  崔氏  性格  性格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以卢生之梦为基础塑造了一个决断自如、颜有谋略、坚毅不拔的崔氏。崔氏是《邯郸记》男性世界中的精神亮点,又富含时代特色。
文化与《牡丹亭》情节的形成
作者:杨秋红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形态  戏剧形态 
描述: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
周易文化的科学探索
作者:郝岳才  来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易  周易  研究  研究 
描述:周易文化的科学探索
打造文化新平台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造文化新平台
我国文化中的“四”
作者:赵静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  王安石  欧阳修  我国古代  卢照邻  骆宾王  黄庭坚  苏东坡  关汉卿  马致远 
描述:我国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我国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我国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我国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