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千古绝调话《驾》:谈《牡丹亭·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
千古绝调话《驾》--谈《牡丹亭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吴嘉善及其数学工作研究
作者:高红成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嘉善  算书廿一种  翻译小补  洋务教育  数学著作 
描述:吴嘉善,字子登,江西南丰人,约生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获馆选庶吉士,次年散馆授职翰林院编修.同治三年(1864年)至七年(1867),任广州同文馆汉文教习,兼授算学.光绪四年(1878)任驻西班牙、秘鲁两国参赞,五年兼任出洋肄业局委
《牡丹亭》茶文化含蕴之探索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  茶文化  茶文化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牡丹亭  牡丹亭  中国  中国 
描述:《牡丹亭》茶文化含蕴之探索
“抄”不应是惟一的办法——听写教学一得:从果析因
作者:刘发建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听写教学  识字教学  字音  字形  字义 
描述:“抄”不应是惟一的办法——听写教学一得:从果析因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窦娥冤》  《西厢记》  导语设计  新教材  《送董邵南序》  长亭送别  《牡丹亭》  三桩誓愿 
描述: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沉思呐喊探索-试析北宋思想家李觏的诗歌创作
作者:王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思想家  李觏  诗歌  文学创作 
描述:北宋思想家李觏亦为富有创作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既有哲学思想方面的思索,又有社会政治方面的呐喊,表现了宋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感。在诗歌艺术方面,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多样的艺术风格、富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表现技巧,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宋代诗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理念重建
作者:蒋敦鑫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批评  高度集中  老师  注意力  理念  王安石  山竹子  风流人物  教育者 
描述:感勃发,联系社会,热情澎湃,课简直成了激动人心的演讲。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被感染了,注意力高度集中。
读史巧设题 教学两得益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本主义经济  学科内综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王安石变法  辛亥革命  休养生息政策  经济危机  战国时期  我国古代  戊戌变法 
描述:读史巧设题 教学两得益
“庆祝徐朔方教授从事教学科研55周年暨明代文学国际研讨会”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徐朔方  教学科研  国际研讨会  古代文学研究  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  教授  《金瓶梅》  汤显祖  古典小说戏曲 
描述:“庆祝徐朔方教授从事教学科研55周年暨明代文学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