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应是“人师”与“经师”的合一
-
作者:林毓泉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师 人民教师 徐特立 思想素质 科学知识 合一 模范人物 学问 要求 育人
-
描述: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谈及对人民教师的要求时指出: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也是一个有学问
-
应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
-
作者:赵小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应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
-
林丹:李娜应是2011最佳体育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林丹:李娜应是2011最佳体育人
-
校园文化建设应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校园文化的育人
-
作者:赵景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 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
-
描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培养
-
连任22年中文系系主任,终身育人,甘为人梯,他已是中山大学
-
作者:林世宁 马海洋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宏聪与沈从文夫妇
吴宏聪教授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解散前夕中文系师生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吴宏聪(第三排右七,穿浅色西装者)时任中文系助教。(本版图片由家属提供)
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图书馆一隅,两排书架上摆满
-
离而不休 著书育人 一批老三联人坚持发扬光荣传统
-
作者:豫州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光荣传统 联书 出版家 文集 王益 邹韬奋 学徒 丰硕成果 赵晓恩 徐伯昕
-
描述:顷自三联书店北京联谊会获悉:一批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三联书店的工作人员,坚持发扬光荣传统,离而不休,著书育人,取得丰硕成果。1993、1994两年,就有七部著作出版。它们是:《王益出版发行文集
-
美地展示——我教《金山寺》
-
作者:郭仲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京剧艺术 演员 基本功 人物性格 优秀传统 中国戏曲 念白 观众 塑造人物
-
描述:寺》就足一出脍炙人口、常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由于它是传统京剧表演中的一出“刀马旦”行的功夫戏,要学好演好这出难
-
我教《榆钱饭》
-
作者:周永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榆钱 历史时期 一届三中全会 散文教学 刘绍棠 教学目的 宁夏盐池 教学环节 语文课本 对联教学
-
描述:我教《榆钱饭》宁夏盐池一中周永祥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话,散文教学更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应该更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尤其是自读课的散文教学更应该如此。只要教师心中紧系一根线,就可以尽量让学生学得
-
我教《读孟尝君传》
-
作者:肖诗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求异思维 “士” 精神文明建设 杞人忧天 实事求是的精神 创新能力的培养 观念挑战 怀疑精神
-
描述:我教《读孟尝君传》
-
我教《闺塾》
-
作者:胡明道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创设情境 封建礼教 汤显祖 教学过程 三维目标 热爱生命 幽默风趣 生动性 夸张性
-
描述:我教《闺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