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我教育过程
作者:陈志根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其他各科教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我教育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应是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
作者:钱士奎 邢玉敏  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过程  思维  思维品质 
描述:用实例论述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及培养其思维品质的问题
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
作者:暂无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实践过程  学生  教学过程  教材教学  其他学科  语文教师  语文学科 
描述: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和教材教学与应试衔接的脱节,使学生对语文的态度由困惑而平淡,由平淡而生厌,兴趣日减。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逐步走向一个尴尬的境地:除考试时间远远长于其他学科外,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
《伤仲永》教学
作者:石泽镒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  有补于世  伤害  理解  抒情为主  异能  钱币  作者  全文  王安石 
描述:一、从“伤”说起《伤仲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仲永》一文,旨在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仲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叙事为主,辅之以议论。所以,我认为,题目中的“伤”应该理解为“伤害”,意即“遭到伤
浅谈《泊船瓜洲》的教学
作者:张有传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气象  王安石  三个方面  教学  泊船  执政  表达  辞职  重返  理解 
描述:《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迫辞职回乡路过瓜洲时,怀念金陵故居所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在南归途中,看到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想再接再厉,重返朝廷执政的意愿。教学时,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抓重点字词,理解叙事诗句。这首诗的头两句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昆五班”教学汇报演出
作者:忆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汇报演出  戏曲学校  教学  平均年龄  牡丹亭  长生殿  折子戏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长生殿-酒楼》、《玉簪记·琴挑》、《孽海记·下山》……一段段文武经典折子戏,由一群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小不点表演起来,倒也不紧不慢、有板有眼。这60位被称为昆五班的学员,是上海戏曲学校时隔20年后又
教学应是不断诱发和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过程
作者:耿秉辉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欲望  学习行为  人的本性  中学数学教学  立论基础  研究教育  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知情结合 
描述:教学应是不断诱发和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过程耿秉辉耿秉辉江苏盐城人。195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习研究工作。曾发表《浅析双向思维》等论文30余篇,专著《应用图形分析法解数学题
教学就应是向“好过程”要“好结果”
作者:蔡军成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教学就应是向“好过程”要“好结果”
教学就应是向“好过程”要“好结果”
作者:蔡军成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果 
描述:教学中应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参与整个过程,而不是机械模仿、走套路、套公式、只重结果。半样,学生才能学得有效,才能培养其自主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