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析孔子政治哲学中的民本思想
作者:关银凤  来源: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民本主义  分封制 
描述: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民本主义哲学家。孔子的政治哲学并不是要恢复旧的奴隶制统治,而是打着复古的旗号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孔子推崇的周礼不过是周原上的残余的原始
从李绂的罢黜看雍正帝的政治目的
作者:王崇峻  来源:兴大历史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雍正帝  李绂  田文镜  文字狱 
描述:允禟(塞思黑)之猝死、以及他在捕盜、驗看貢生等事項忤逆雍正帝之意,使他被以「結黨營私」之名議處死罪,但世宗終未處決他。 同時間,發生了謝濟世、陸生柟、曾靜等三件文字獄案,雍正帝把這三件案子都扯上李紱,並且以「出奇」的方式處理三案,從過程中可理解雍正帝懲處李紱的用意,其目的正在樹立君主的無上地位、強調滿人統治的合法性和彰顯合「道統」與「政統」於一身的帝王。
法律在山乡回荡——法官不应是空谷回声的听客
作者:许寿辉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和谐司法  和谐司法  农村纠纷  农村纠纷  法制现代化  法制现代化  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 
描述:中的中国广大农村,如何应用现代的法律产品,协调传统的农村社会对现代法律的种种不适应,促进农村社会秩序在法治进程中平稳过渡是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而作为农村社会法治建设的主角—法官,其理念和行为方向
试论《周礼》所见刑法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作者:李玉琳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刑法  封建法律 
描述:《周礼》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制史料价值。特别是《周礼》中法律制度的最重要部分——刑法,对秦、汉以后封建法律影响甚巨。本文重点就《周礼》所见刑法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中国联通李晓明:NGN是构建和谐通信环境的切入点/中国电信
作者:暂无 来源:通信世界(B)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联通李晓明:NGN是构建和谐通信环境的切入点/中国电信
江西乐安流坑景区 营造文明旅游环境
作者:胡晓军夏俊张邦人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抚州7月6日电(记者胡晓军通讯员夏俊、张邦人)盛夏时节,走进有“千古第一村”之誉的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流坑村,漫步在古老幽深的明清建筑间,在燥热的天气中能感到丝丝凉意。这里,看不 到小贩缠扰游客的场景,也没有因欺客宰客而发生的纠纷。在“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流坑景区管理部门结合实际,积极帮助
从《礼记》阐述的音乐形式论周代社会的政治内涵
作者:刘健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记》  周礼  礼乐制度  儒家  《乐记》 
描述:是儒家治政的信条,音乐作为独特的手段,因其“移风易俗”的显著功效而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探讨《礼记》记载的音乐形式,综述音乐在周代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以此揭示周代音乐
《紫箫记》与《紫钗记》政治寓意之比较
作者:朱仰东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紫钗记  紫钗记  政治寓意  政治寓意 
描述:汤显祖在由《紫箫记》到《紫钗记》的创作过程中寄寓着其政治思想的转变,这可从三个层面探讨之: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批判力度加强了;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以反抗代替了宗教求索,更富
中国法律变迁的传统及文化动因:从当代收容遣送制度立废启论
作者:陈晓枫  来源:法律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容遣送工作  法律变迁  流浪乞讨人员  制度变迁  思维方式  孙志刚  文化动因  王安石变法  问题研究  文化研究 
描述:的现象,在中国立法史上似为仅有。而以此案为契机,中国的户籍登
博客文化不应是法律边缘的博弈―探讨网络博客的立法问题
作者:张磊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客文化  博弈  立法 
描述:博客文化不应是法律边缘的博弈―探讨网络博客的立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