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的双重文化题旨
作者:张海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重文化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至情  文化指向  再生原型  反现实  灵魂不死  “情至”论 
描述:本中通过“情至”论的直接宣扬并借助梦幻原型模式、死亡——再生原型模式展示了这双重文化题旨。 汤显祖认为情是高于生和死的生命第一要义。为了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
首届“三秦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作者:裴大洋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秦文化  学术讨论会  周秦汉唐  陕西经济  黄永年  文化  区域性文化  思想文化  宋明  关中 
描述:要观点综述如下:
品茶——“开门七件事”文化札记之六
作者:王建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札记  王安石  封建士子  外物  理财家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  卢仝  功用  林语堂 
描述:料。然而,止渴仅仅是茶的一种物理功用,它更深
《国殇》与中国傩文化的演变
作者:汤炳正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变  中国  九歌  文化  周礼  学术讨论会  诸侯国  论文提要  会议  融合 
描述:太长,本刊作了部分删略。
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 : 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作者:骆正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作品研究  戏剧艺术评论  心理分析  昆剧 
描述: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 : 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作者: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真善相融的规讽性审美原则——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的审美特色
作者:陈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讽刺  讽刺诗  诗经  审美原则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审美主体  相融  思想影响 
描述:中的真与善的相融,既是审美主体审视审美客体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审美客体更好地为审美主体服务的指导思想。真与善在政治讽刺诗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为“情景合一”;另一方面,这种情
试论汤显祖曲律思想的文化成因
作者:程华平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律  汤显祖  文化成因  戏曲创作  曲意  尺牍  骈俪派  王骥德  失律  戏剧创作 
描述:的成因作一些分析
江西古代妇女的文学生活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姚品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古代  文学生活  丈夫  文化意义  女诗人  女性作者  女作者  王安石  文学妇女  女子 
描述:点滴滴,洒向那化育精英的文化土壤。今天我
说米——“开门七件事”文化札记之二
作者:王建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札记  小米  粟米  五谷  谷米  《周礼  顺应四时  食土  食气  炒米 
描述:《说文解字·米部》:“米,粟实也。”粟,即今天所说的小米。但是米并不单指小米,《周礼·地官·舍人》云:“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贾公彦疏解说:“黍稷稻粱蓏大豆六者,皆有米。”这便是所谓的“六米”。而如今一般说到米则主要是指稻米、小米、黄米等等。 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浙江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