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3)
报纸(30)
学位论文(15)
图书(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2)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
2013(19)
2009(14)
2008(12)
2007(14)
2003(4)
2001(4)
1996(8)
1986(8)
1985(4)
按来源分组
美文(下半月)(1)
国学(1)
福建史志(1)
同舟共进(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电影评介(1)
语文知识(1)
杜甫研究学刊(1)
江西社会科学(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
论苏轼政治抒怀诗《荔枝叹》的创作成就
作者:顾之京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荔枝  苏轼  诗歌  创作成就  养口体  王安石变法  注文  政治  国君  花会 
描述:、刚健、质直的情致。一曲《荔枝叹》正是苏轼政治抒怀诗的代表。
再论《紫箫记》未成与政治纠纷无关——答邓长风同志的批评
作者:徐朔方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再论  太常寺  政治  王世懋  南京  汤显祖  批评  玉合记  纠纷 
描述:。当时汤显祖任南京太常博士,是王的下级。那时张居正去世已久,“部长吏”之所以要“抑止(《紫箫
欲将沉醉换悲凉,惟有抒梦解忧肠:浅谈小山词中的梦境
作者:刘健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梦态  抒情  特点 
描述:、如昨梦前尘。”本文将从小山词中的梦态抒情的特点这一角度来剖析小山词,凸现出晏几道独造的艺术匠心。
《西厢记》《牡丹亭》抒情艺术的比较
作者:杜红娇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王实甫  王实甫  汤显祖  汤显祖  抒情艺术  抒情艺术  比较  比较 
描述:的激情 ,明显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关于抒情:灯下漫笔之五
作者:杨子才  来源:新闻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情动人  出师表  写文章  人物通讯  感情生活  现场短新闻  诸葛亮  毛泽东同志  王安石  灯下漫笔 
描述:毛泽东同志当年批评的笔下若玄冰之
孔爱萍:以昆曲抒情
作者:静思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桃花扇》  昆曲艺术  中国昆曲  赵五娘  《长生殿》  《风筝误》  江苏省  唐伯虎  中国昆剧 
描述:你以昆曲抒情忽而《长生殿》里与王对饮忽而《断桥》之上与君别离或曼舞水袖疾步《牡丹亭》人生长路或颦笑自如走进《唐伯虎传奇》之中时而,你潜心品味《桃花扇》摇曳的精彩以及《赵五娘》的幽怨声声……无论大幕开
《多吃了几斤盐》的抒情特色
作者:缪国仪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人生悲剧  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  抒情诗  作者  四十年  新中国  中国作家  不务正业 
描述:硕的创作成果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在当时的文坛上传为佳话。可惜的是18岁那年他蒙受冤屈,“蛰居田园”被迫辍笔二十多年,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人生悲剧。对此,作者俏皮地说:“四十年中有二十二年‘不务正业’。”淡淡的一笔让人心酸得掉泪。
笛声占尽一年春——昆剧恢复全本风潮的省思
作者:王安祈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长生殿》  《牡丹亭》  叙事文学  抒情  戏剧结构  美感 
描述:以青春气息的古典诗意为创作主体。速两出耗资千万聚合无数菁英打造的昆剧经典,点燃了台湾表演艺术界的火花,引爆了社会各界的观赏热潮,一时之间欣赏昆剧演出俨然成为“时尚文化”的表征:且让我们追随着王安祈教授与张淑香教授的这两篇大作,以及陈鹏昌先生所拍摄的精美剧照,一起来顾盼命湾的昆剧大梦。
小山词梦象象浅说
作者:文珍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几道    抒情  情感  “梦“  意象 
描述:小山词梦象象浅说
试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
作者:萧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七言律诗  唐朝诗人  王安石  抒情  晚唐  宋初 
描述: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9世纪中叶》着名的抒情诗人.他的作品,从北宋初年以来,就为文人学士倾心推服。王安石认为唐朝诗人学习杜南有成就的只有义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