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宋代政治文化的演进与荆公新学之命运
作者:刘成国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新学  王安石  意识形态化 
描述:察,揭示出新学在历史上的多面相。南渡以后,荆公新学开始没落。但这也不是直线衰落的过程,而是与高宗、孝宗两朝的党争、政局密切相关。自“绍兴和议”至绍兴二十六年的短暂复兴后,及至孝宗淳熙后期,作为学术流派的新学方才消失。
苏轼兄弟在熙宁二年的政治作为及人生命运
作者:杨胜宽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熙宁二年  王安石变法  富国强兵  财税政策  开源与节流 
描述:弟在一年中的政论文献及仕途经历作了对比分析考察,发现他们的政治观点及所走过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路径,具有很大差别,但最终都成为新法反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受排挤打击的人生遭遇,亦惊人的相似。
论苏轼政治抒怀诗《荔枝叹》的创作成就
作者:顾之京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荔枝  苏轼  诗歌  创作成就  养口体  王安石变法  注文  政治  国君  花会 
描述:、刚健、质直的情致。一曲《荔枝叹》正是苏轼政治抒怀诗的代表。
再论《紫箫记》未成与政治纠纷无关——答邓长风同志的批评
作者:徐朔方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再论  太常寺  政治  王世懋  南京  汤显祖  批评  玉合记  纠纷 
描述:。当时汤显祖任南京太常博士,是王的下级。那时张居正去世已久,“部长吏”之所以要“抑止(《紫箫
重读《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宋红霞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评论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重读  王安石变法  命运 
描述:重读《答司马谏议书》
为何缘不能圆:试从《半生缘》与《啼笑因缘》里顾曼桢和沈凤喜
作者:王慧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运  命运  悲剧  悲剧  出路  出路 
描述:缘即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曼桢与凤喜都没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缘,终究只能成为一段过去,一段回忆。但是她们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命运为何会走向同一种结局,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名曲的命运
作者:胡晓耕  来源:上海文化出版社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名作  音乐史  世界 
描述:名曲的命运
改革者的命运
作者:陈四益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者  王安石  商鞅变法  中国历史  张居正  百日维新  反改革  宋神宗  贵族  杀头 
描述:,自己也差点被破棺戮尸。康梁变法,光绪支持,但旧派上台,变法诸"君子",杀头的杀头,逃亡的逃亡。百日维新,就此消
《牡丹亭》在海外之命运
作者:桑梓兰  来源:视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艺术评论  中国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在海外之命运
王益命运并不特殊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回溯王益的成长过程,与已知的落马官员们的人生轨迹,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并不太显赫的家族身世,勤奋而刻苦的青少年时代,春风得意的中年时代和利令智昏的壮年时代。恰恰落入了古人早就总结出的人生循环逻辑:穷窘生勤奋,勤奋生富贵,富贵生昏聩,昏聩生骄奢,骄奢生灾祸…… 本周人物·王益 在年满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