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145)
报纸(653)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2)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126)
地方文献 (11)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429)
2011(499)
2010(492)
2009(440)
2007(367)
2004(216)
2001(216)
1995(208)
1986(162)
按来源分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8)
成才之路(7)
学苑教育(7)
中国教师(3)
知识经济(2)
成功(教育版)(2)
甘肃社会科学(2)
都市家教(下半月)(1)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1)
历史学家茶座(1)
试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问题:与蒋英杰同志商榷
作者:顾文栋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变法思想  评价问题  大地主  工商业  抑兼并  封建皇权  初步探讨  历史作用  北宋初期 
描述:此,我们谨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与作者商榷。并就变法失败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王安石陶冶人才方针述评
作者:王素梅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 
描述:本文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思想情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王安石提出的“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方针进行客观的述评。
王安石的历史观
作者:陈润叶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圣人  历史观  王安石变法  治乱兴衰  灾异  人之道  历史发展  天道  贤才 
描述: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有关王安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可以说在王安石变法时就已开始了,褒贬毁誉并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就王安石变法指导思想之一的王安石的历史观进行初步探讨
关于王安石的居里茔墓及其他诸问题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茔墓  墓碣 
描述:儒法斗争”的闹剧,使王安石红极一时,遂致江西的临川、东乡两县争认王安石为本县人,纷扰不已。本文正是为澄清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而作。
青苗法之得失及其原因探略
作者:刘德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进步意义  反对派  建国后  土地兼并  探略  变法  自耕农  抑兼并 
描述:贷钱于民,使饥乏者得解燃眉之急。它的推行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抑制了土地兼并,缓解了自耕农的贫困化,取钱有方,国库充衍,在当时条件下,有其积极进步意义。我认为,青苗法在历史上既没有象反对派刘攽在《与王介甫书》中所说的“介
王安石书信艺术论略
作者:刘梦初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信  王安石  艺术论  答司马谏议书  尺牍  散文  语体  外任  丘迟  书信体 
描述:一时之大观。王安石的书信就是这深春时节开得最艳的一枝。其内容之丰富,特色之显著,足可为一代之代表。 书信在王安石著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王安石有书信类文章281篇,约占集中散文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三。而且,其书信
王安石与农田水利法
作者:史华  来源:治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农田水利  兴修水利  宋神宗  当前形势  熙宁  翰林学士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危机 
描述:任翰林学士不久的王安石从江宁府被调到开封。王安石看到年轻的神宗皇帝很想奋发图强,心里很高兴,便鼓励宋神宗坚定改革的信心,并向他指出:要改变当前的危机局面,只有改变因循守旧的风气,制定出适应当前形势
苏东坡为何服王安石
作者:周映秋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思想转变过程  翰林学士  领导者  领导权力  统御权  宰相  领导工作  孤傲 
描述:考他.苏东坡正在吃惊,只见王安石又说道:
王安石与韩愈儒学关系之试探
作者:寿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王安石  扬雄  儒学思想  庄周  孟轲  诸子学  圣人  儒道  《法言》 
描述:儒道观念并不完全是唯心抽象的,其中也有学儒致用、重视现实的一
试论王安石碑志的文学价值
作者:寿涌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碑志  王安石  文学价值  墓志铭  公墓  茅坤  写人艺术  古文家  临川  韩愈 
描述:君墓志铭》有云:“取吾素知者为之志而铭之。”又如《太常博士郑君墓表》为其外姻朱介之的丈人郑诒而作,因了解不多,王安石为此还专门作了询问调查。这些都是明证。正